这是仅次于前几天去的西乡七星湖,三花石和回龙湾!美景大气,别致,依山傍水,丛林迷踪!这里汉中本地人很少有人知道,但却被外地人熟知,千里迢迢赶到这里。我在汉中生活了五十多年了,从不知道有这美景,所以,才有这么大的兴趣,独自一人前来造访。开始,还走错路,穿越到一车宽的小路上,还到了农村院落……
被称为“国画长卷”的红寺湖,是汉江支流的主要水源地,是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核心区域,水域辽阔,生态优良,水域面积为3865亩,水绕山成形,山仗水显秀。
红寺湖景区生长着杉、植枫、楠竹、茶树、油茶等20余种植物,每年四月成片的油菜花香竞相开放。依托岛被上“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土壤锌硒含量高”的自然地理优势,红寺湖景区还种植了午子仙毫。山野间随处可见蘑菇、苔、刺芽、椿芽、石花菜、水芹菜等山野菜。


景区的自然环境优良,给鸳鸯、白鹭、锦鸡、鱼、虾等野生动物营造了适宜繁衍之地,天然无污染的湖内自然生长着鲢鱼、鲫鱼、草鱼、银鱼、江团、淡水虾等水产动物。天然生态水域也吸引了世界珍稀濒危鸟类朱鹮在此栖居繁殖。


相传,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率部入川,欲夺渝、蜀,太平王朱至渌夜夜噩梦惊魂,即接受南郑人洪智荐信,携带金银逃离成都,至南郑县城南米仓山西的乌龟山下落脚,见此处山峦叠嶂,碧水蓝天,二人便伪装僧人,隐居于此,建庙掩护,化缘修建寺庙,建成后,洪智作了住持,庙名变为“洪智庙”,后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称为“红寺庙”。
1959年,南郑县人民政府在此断巴山云雨,新修水库,因此取名红寺坝水库。红寺坝水库实际上就是红寺湖。它依山而建,库区面积六百万平方米,水域和山林大约各占一半,水域东西宽一千多米,南北最长处达5千米,常年碧波荡漾。
2004年,红寺湖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同年,被陕西省确定为陕西省十大自然景观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