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岁月静好,义不容辞
文/肖金
疫情来临,有一群人挺身而出,冲在防控第一线。来自白云区京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海芳就是其中一位。她的手机号码成为当时的防疫热线,她和同事们与来自中高风险区的人员从面对面采集检测到协调隔离,她从跟进6位阳性的患者到进入隔离酒店对两位孕妇进行专业指导,她用自己无限的爱心,抚慰一个个红黄码人员,成为京溪街抗疫防控中一颗亮晶晶的星。
冲锋“战疫”一线 舍小家为大家
白云区京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海芳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妇产科和临床一线医疗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20多年,多次获评先进个人。2020年春节前,原本准备回梅州老家的她,因为新冠病毒疫情突然爆发,她和全体人员取消休假,坚守奋战在抗疫一线。从2020年至今一直负责社区发热病人的转诊和处理工作。
2020年1月24日除夕,当晚约好全家吃团圆饭,江海芳收拾工作服准备下班,突然接到通知:辖区内有一辆湖北牌子的车子,车上有5位从湖北省到广州的游客,需要白云区京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跟进了解和检测。当时单位已经放假,医务人员已经下班,找人肯定来不及,疫情就是命令,江海芳来不及与家人联系,与单位的黄俊副主任穿上防护服就出发了。当时因为新冠病毒不了解,大家都挺害怕的,游客已经在许多地方接受了白眼,许多地方高速不让湖北牌子车辆下高速,他们已经在车上困了三天,从白云区下了高速后,酒店不接待,只能在车上吃方便面。当对方递身份证都是用竹板时,江海芳心被猛地一振:要尽力协助他们。按照规定进行了健康情况问询、体温检测,并立即将5位游客的情况向上级进行了反馈,很快在上级的协调下,5位湖北游客终于安排在京溪街附近的一个隔离的居住场所。
当江海芳忙完这些,已经是万家灯火的团圆时刻。这时她才发现,手机上有家里孩子和婆婆打来的十几个电话,她急忙给家里回了电话,才知道作为交警的老公也在值勤一线,家里只有两个孩子和婆婆,她只能安慰家中的老人、孩子,自己暂时回不了家,要留在单位值班。
她手机号码成为防疫热线
“追踪”解决完湖北5名游客后,江海芳心里依然放不下工作,组织微信群安排医务人员跟进,在办公室梳理疫情防控工作计划。从感冒发烧病人就医流程到地毯式排查人员安排、小区封闭式管理到成立医疗突击队,方方面面她与社区卫生中心领导当晚进行了详细规划和安排……她的除夕“守岁”,守的便是群众的身体安康、守的是街道社区的岁月静好。
当晚,她们接到上级要求上报24小时值班电话,当时她没有犹豫直接上报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就这样她的手机号码成了京溪街辖区所有商铺、店家、企业咨询防疫的公用咨询电话。感冒了怎么购药?地铁站公交站发现有人发热怎么办?社区发现了来自中高风险区的人员怎么办?......一个个防疫问题一天到晚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江海芳每天接到居民各种关于防疫的咨询,隔离人员身体不适就诊转运、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发热病人就诊等等,有时一接电话就是半天,江海芳说,当时没有想到自己个人手机上报后,竟然成了值班电话,接的电话这么多、疫情时间持续这么久,经常半夜还有人打电话咨询,从外地回来的,哪儿有核酸检测,出差回来怎么办?同样的问题,经常有人问她,她总是认真解答。她很感谢奔波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同事,让自己集中精力和时间向区卫健局、区疾控请示,与街道社区沟通。
江海芳的电话成了京溪街居民依赖的热线,许多居民是看到公告上江医生的电话号码打来咨询的。有一次全家人一起聚餐,结果有居民咨询自己变成红码了怎么办?经过询问并凭她的专业知识,对红码人员必须马上排查,她一面耐心指导对方,一面与街道沟通,安排三人小组上门排查、采核酸,直至三人小组反馈到了居民家门口敲门有回应,她才放下电话,原本和家人团圆的晚餐被她一阵电话搅凉了,虽然后来的检查结果表明是虚惊一场,但江海芳感觉值得,疫情防控不容有丝毫松懈,一旦疏忽会引起很大的隐患。
家人理解她,因为她心中只有工作,只有防疫,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全!随着大家对疫情防控认识的提升,以及单位已经上报了新的24小时值班电话,现在打江海芳手机咨询的少了八成。江海芳说,自己的能力有限,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能为服务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更多小小的帮助,也是幸福的!
她与6位新冠患者故事
2020年防控初期的近两个月里,江海芳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没有休息过一天,甚至有时加班太晚就在桌子上将就睡一晚上。
惊险的是辖区内一家四口确诊阳性的那一次。当时网传2020年1月25日广州市某区尹姓干部居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
来自微信群截屏显示,该居民在微信工作群内坦言,他岳母于19日下午从武汉来到广州,21日下午发现出现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似症状,并于当晚将岳母送到南方医院隔离排查。22日该居民没有去上班,在家观察,随后,他岳母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呈阳性,确认感染新冠病毒!而且该居民一家人也陆续被确诊新冠病毒感染性肺炎并住院治疗。
治疗后尹姓居民一家人出院了,因防控要求对出院病人进行跟踪,江海芳需经常了解尹姓居民及其家人状况,为了减少打扰他们,她总是将调查的资料点对点发给对方,有时她会将一些问题打印亲自送到他们居住的小区,由他们填写后回收。她说,毕竟过去的事已经过去,如果老是提起,就像伤口上撒盐,所以只有工作需要时,她才不得不打忧他们。她说,这几位患者康复都很好,特别是老人已经在武汉居住了,都很健康。这让江海芳非常欣慰。
还有一个令江海芳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从英国回来居住在辖区居民张女士,当时对方从英国回来出现发热,对方很恐慌!不停地打电话咨询江海芳。特别是当时国家还没有建立隔离酒店制度,只能让对方暂时居家隔离,张女士在国内只有她一个人,每天都是有多个电话咨询。后来确诊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也是江海芳参与了全程。治疗好后,对方回到小区,又是江海芳每天打电话安慰,协调街道与志愿者上门服务。
第6位阳性患者也是来自武汉,一家10口住在一栋楼房,转运了病人后,其家人想留在家里观察,当时防疫要求转隔离酒店集中隔离,为转运密接者江海芳向居民宣传防疫政策、做思想工作,直至全部转运到隔离酒店。江海芳说,当时不同情况的人送不同的医疗机构和隔离点,因为防疫政策不断调整,流程不断完善,自己必须清清楚楚,稍微迷糊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防微杜渐,为了两名孕妇的安全
孕妇刘某和赵某被隔离在白云区京溪街某宾馆,刘某有4个多月身孕,入境前在国外做过B超,到了下一次产检时,对方一定要做B超,并要求管理方把B超带到酒店,否则将来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就要管理方负责,天天找管理人员闹。
管理人员也曾尝试将B超机器带到隔离酒店,但考虑风险太大不得不放弃;他们的多方协调和安抚,孕妇刘某并不认可。
作为妇科副主任医师的江海芳获悉情况后,来到隔离酒店告诉孕妇刘某,在国外B超检查至今时间并不长,不一定要每次产检都做B超。在交流中对方说听不到胎心音,所以非常焦虑,江海芳带着简易检查设备对刘某进行了检查,并用专业知识告知孕妇,胎儿的状况良好,引导对方听到胎心音。事后,对方告诉江海芳,自己感觉隔离时间太苦闷,加之一直听不到胎心音,想借产检出来透一透气!管理人员越不同意,她越焦虑睡不着!
在专业妇科专家江海芳的指导下,孕妇刘某消除了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还专门加了江海芳的微信,请她经常指导,隔离结束后刘某与江海芳成了好朋友。这期间还有一位早孕40多天的孕妇赵某出现类似的情况,在江海芳专业权威的指导和交流中,很快听从了隔离酒店管理人员的安排安心隔离。
事后,她将这一类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成为隔离酒店工作人员管理孕妇的简要指南。
筑牢社区“防疫墙” 守护居民安全。江海芳身体力行,用专业权威的知识回答着一个个有关疫情的相关问题!为此,京溪辖区很多人都知晓“江医生”。她说:为了人们的岁月静好,我们义不容辞!。
《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都市头条岭南作家主编: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罗援将军主持的《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广州市海珠区作协,广州市荔湾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