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村里有个叫周百顺的人,外出三年,挣回二十两银子,天黑后才赶回家,到家后,想跟老婆开个玩笑,就把银子分成两份,一份藏在院子里的磨扇下,一份藏在柴禾垛的底下,然后才悄悄地进了屋子。
吃完晚饭,老婆问:“外出三年,你挣回多少银两?”周百顺叹口气说:“别提了,出去三年,我是空手而归。”老婆有些失望,但一句埋怨的话也没有,还安慰道:“人好好地回来,没挣就没挣吧!”周百顺说:“我学了一门技能。”老婆来了精神,问:“什么技能?”周百顺说:“我学会了算卦。今晚先睡觉,明天起来,你就知道我算卦有多么灵验。”
第二天早上,老婆就催着丈夫算一卦。周百顺眯缝起眼睛,嘴里嘟嘟囔囔,然后说:“我算到咱家有两笔外财。”老婆似信非信:“外财?”周百顺说:“是呀!一笔在磨扇底下,一笔在柴禾垛底下,都是十两银子,咱们现在就去验证。”
周百顺和老婆来到院子里,掀开磨扇,底下压着一个钱袋子。老婆喜出望外,把袋子里的银子倒出来一数,不多不少,真是十两银子。周百顺又把老婆叫到柴禾垛跟前:“你自己去找吧!”老婆从柴禾垛底下,又找出十两银子,高兴地嘴都合不上,完全相信丈夫成了一个算卦先生。
周百顺会算卦的事,一天之内,全村人就都知道了,那是他老婆亲口跟人说的。
村上一户姓王的人家,母猪丢了,也不知道是跑迷糊了回不了家,还是被贼偷了,反正找遍全村的犄角旮旯,也没有母猪的影子,无奈之下,就跑到周百顺家,想让他算上一卦,看一下母猪的下落。
周百顺看王家人找他算卦,心想,坏了,看来要丢人现眼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本事,有些后悔跟老婆开了那样的玩笑,他对王家人推辞道:“我不会算。”王家人觉得他难求,就扔出不在行的话:“你是怕我不给钱?还是……”周百顺马上解释:“乡里乡亲的,一提钱就外道了,这么办吧,今天我没情绪,怕算不准,明天,我算好一定告诉你。”王家人只好说:“就这样说定了。”
夜已经深了,周百顺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还在想王家丢猪的事。说明天给人个结果,那只是找个推辞的理由。睡不着觉,周百顺穿好衣服就起来了,走出院子,来到大街上。夜晚的村庄十分安静,偶尔从远处传来两声狗叫。
周百顺溜达到村子边上,模模糊糊看见两个人影,其中的一个牵着一头牛,是朝着村外走的。那两个人没发现树后的周百顺,其中的一个对另一个人说:“咱们先弄回家,天亮以后,就赶到集市上处理掉。”周百顺确定这是两个偷牛的贼,就尾随其后,但具体是偷得谁家的,一概不知。
牛被牵到了另一个村庄的一户人家里,周百顺才偷偷地返回来。
周百顺顺着来时的路,不慌不忙地往回走,当快回到村子时,听到不远处有猪在哼哼,就走了过去。借着暗淡的月光,看到场屋的墙根下,一头黑白花的母猪,正在给刚下出来的六头小猪喂奶。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看来这就是王家的那头母猪了。
第二天一早,王家人真来问了,周百顺就告诉王家人:“母猪在村西的场屋旁边,下了六头小猪。”王家人似信非信,走到村西的场屋那里,真见到那头黑白花的母猪,正在给小猪仔喂奶。村人都打听猪是如何找到的,王家人就说是周百顺给算出来的。
丢牛的人家也来找周百顺。周百顺煞有介事地算了算,然后胸有成竹地说:“牛是夜里被贼偷走的。”丢牛的人问:“是哪儿的贼偷的?能否找回来不?”周百顺说:“你带着人马上去邻村,靠着村东头的一家院子里找,如果牛不在,就抓紧去集市上,晚了恐怕就会卖掉的。”丢牛的人家,带着一群人,先去了邻村,然后又去了集市上,把没有卖掉的牛牵了回来。
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把周百顺算卦说得神乎其神。
直隶张总督的官印丢了。做官的丢了官印,那是严重的失职。张总督让当差的查了多天,也没官印的下落。后来,有个当差的告诉张总督,说某村有个叫周百顺的算卦先生,十分灵验,何不请他来算上一卦。张总督本着有枣没枣打他一竿子的想法,就派师爷带着几个当差的,来请周百顺。周百顺看来了一拨官府的差人,说请他去算卦,心里立刻发了毛,自己本来就没那个本事,一下子露了馅儿,凶多吉少,弄不好会有牢狱之灾。可拒绝吧又找不到理由,只好偷偷地对老婆说:“我走出两个时辰,你就把咱家的柴禾垛点了。”老婆点了点头。
周百顺随着师爷一伙人,走了两个时辰的工夫,开口道:“不好了,去不成了,家里着火了,我必须回去看看。”差人一听,只好随着周百顺往回赶,回到村上,看见周家的柴禾垛几乎都烧光了,师爷更加坚信周百顺算卦的灵验。
周百顺真是弄巧成拙,百般推辞,师爷那里肯放过他?于是,周百顺无奈地跟着差人来到总督府。总督大人热情地款待了周百顺,心里尽管急于找到官印,可嘴上还说不着急。酒足饭饱,还派了两个差人伺候他。
夜深了,周百顺无法入睡,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说实在的,官印在谁的手里,根本算不出来,只是想着如何脱身。可总督派了两个差人伺候他,他觉得那是怕他逃跑。两个差人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伺候周百顺,并不时地察言观色。周百顺在屋子里走烦了,走累了,坐下来喝了口茶水,皱着眉头,自言自语:“官印呀,你是在张三手里?还是在李四手里?”
两个差人一听,吓得赶紧跪下来,边磕头边说:“求先生绕我俩一命吧!”真是无巧不成书,差人的名字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当差的时候两人睡懒觉,被张总督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为了报复张总督,二人偷了总督的官印。
张百顺想不到没费一点周折,两个差人就不打自招了。于是,训斥差人道 “我早就算出来了,故意给你们留个面子,看你们说不说!弄不好是死罪,知道吗?”两个差人边磕头边央求说:“知道,知道。求先生开恩。”张百顺问:“你们把官印藏在哪儿了?快说!”张三说:“偷了官印后,我们没敢带出去,扔到后花园的枯井里。”李四说:“先生,我们知道做错了,可又不敢向总督去承认。家中还有七十的老母亲,还有老婆孩子,请求先生饶过我俩,先生的恩情,以后一定会报答。”周百顺看两个差人都挺可怜,就答应放过他俩。
第二天一早,周百顺就告诉师爷:“昨天夜里,我算了一卦,官印被丢入后花园的井里;但是谁丢下去的,没能算出来。”师爷带着几个差人,从枯井里找回了官印。
周百顺顺利完成任务,总督大人给了一笔赏钱,然后回到村上,他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带着老婆孩子消失了,至于他去了哪里,无人知晓。后来有人说他下了关东,有人说他去了京城,但那都是道听途说。
作者简介:李富强,河北省文安县人,曾供职于任丘市文联,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其中《万各庄》一书荣获沧州市政府第三届狮城文艺振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