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肃立,翠柏静哀。12月29日,洛宁县举行零散烈士集中迁葬入园仪式,3名不同时期牺牲的烈士遗骸迁至该县烈士陵园集中安葬,以此告慰烈士英魂,弘扬烈士精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徐建国、副局长贾心瑶、孙玉超,涧口乡、陈吴乡、小界乡服务站站长、县军人事务局全体工作人员及烈士代表全程参与。


洛宁是一片红色热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无数仁人志士在这里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由于受条件限制,当时烈士们被就地安葬在几个不同的地方,甚至由于位置偏僻渐渐被人遗忘,给当地群众祭奠烈士带来了不便。为了加强散葬烈士墓的管理和保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整修专项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及时研究部署,认真摸清烈士纪念设施底数,申请资金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提质改造。在充分尊重和体谅烈属的意愿,尊重地方习俗,注重人文关怀的原则上,与烈士家属协商,将散葬烈士墓集中迁移到烈士陵园,以方便市民祭扫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

上午9点,迁葬入园仪式开始。 在铿锵豪迈的《祖国不会忘记》歌声中,副局长孙玉超现场回顾了3位烈士的英雄事迹。

随后,烈士家属代表分别发言,表示将秉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把对先烈的深切缅怀转化为推动洛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曲流水、刘磨环、雷光华3位烈士遗骸集中迁葬仪式,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民提升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水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工作,大力提升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功能,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风尚,让英烈精神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局长徐建国说。

随后,全体人员低首肃立,向曾经在洛宁这片热土上做出不可磨灭功勋所牺牲的烈士默哀、致敬。

烈士业绩照千秋,英名永存励后人。最后,伴随婉转低回的《思念曲》音乐声,在该局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在人们深深地注视中,缓缓进入烈士陵园进行安葬,烈士亲属手捧烈士骨骸,庄严地走向墓碑,将烈士骨骸安葬入土,表达着深深的哀思。








此次散葬烈士墓搬迁集中安葬,发挥了烈士陵园“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主体功能,以缅怀革命先烈的形式,传承好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群众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新闻短评:烈士们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史歌,他们为了民族的繁衍生息、国家的独立解放、社会的发展进步历经千辛万苦,上下求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史没有忘记英雄,人民没有忘记烈士。让我们铭记这些烈士的名字,让每一座墓碑上方镌刻的红五星,无声诉说着永世长存的傲骨忠魂。
迁葬烈士基本情况
1.刘磨环,涧口乡草庄村人,1918年7月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斗地主分田地斗争中,饱受疾苦压迫的刘磨环同志积极参与斗争,始终不畏强暴,不怕反弹,以一个民兵的责任捍卫着斗争的果实。1948年,国民党残部盘踞在南山中,不断破坏解放斗争的成果,劫匪为患,受组织调遣,洛南区民兵队迅速开进嵩县境内进行剿匪。身为民兵队一员,刘磨环挺身而出参与其中。本年二月的一天,由于叛徒出卖,大部民兵遭到匪徒偷袭,在震惊豫西的嵩县陶村与匪徒的搏斗中他不幸中弹牺牲,为解放战争贡献了年轻的生命。此次事件发生五天后,时任村农会会长刘鸿耀带着村民兵前往嵩县陶村认领尸体运回,安葬在本村刘家老坟。党和国家追认刘磨环同志为光荣烈士。革命先烈披荆斩棘,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中华民族解放独立的光辉道路,刘磨环烈士牺牲时虽年仅二十九岁,但他用年轻的生命为革命、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曲流水 ,小界乡卡村人,1932年出生于贫农家庭。洛宁解放后,曲流水同志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于1949年参军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21兵团53军217师649团三营九连三排十二班战士、班长等职,先后参加灵宝、卢氏、洛宁等多次剿匪战役,并随军南下,1950年在广西自治区参加剿匪战役,1951年在南丹县车河乡大平村战役中,英勇战斗、不幸中弹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十九岁。因当时战争情况复杂,曲流水同志牺牲后,曲长银、易海、杨福聚等战友将其就地埋葬在南丹县车河乡大平村,并用界碑刻了他的名字,一并埋葬。曲流水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用生命为革命、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雷光华,(1909-1932)又名守仁,洛宁县陈吴乡坡头村人。1932年春在开封建华艺术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该校互济会党支部书记。他自幼就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在上学期间读过许多红色书籍。入党后为我党筹集了许多物资和资金,为党做出了贡献。他还利用假期回到洛宁,在县城附近学校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并带领本村的热血青年组织了“红枪会”,宣传革命。后因叛徒出卖,被河南省绥靖公署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誓死不说出我党的秘密,坚贞不屈。1932年8月20日在开封被国民党当局杀害,时年23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一生。
(洛宁城事/雷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