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古时候洛宁有两个人,一个叫“人常,”一个叫“人短。”他们俩人都很贫穷,出入成双,以卖麻为生。
“人常”和人短俩人好不容易搞到一担麻,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唯一本钱。
一个炎热的夏天,二人卖麻行至一个高原区,口渴得很,幸好附近有一口深井。俩人想打水喝,可水井附近找不到打井的用具。人常出主意,用麻绳将“人短”系下井里喝足水后再拉到井上面。然后,由“人短”系“人常”到井里喝水,这时,人短生了歹念,心想要是把人常拉上来,这一担麻他得分一半,不如把他困在井里,自己把麻担走独吞。于是,“人短”扔下麻绳,丢下人常,得意洋洋地担着麻而去。
人短走后,人常在井下拼命地叫人短,喊破喉咙也没有用。人常在井下不光肚饥,并且下半身浸泡在水中实在难受,感到自己快没命了。
到了夜里,人常在井下昏昏迷迷。忽然,听到井上好似有人说话,细听有人在井上聚会喧哗。有的说某某地藏有宝贝,有的说某某庄一小姐身得重病,用何法才能治愈……人常听后才知道,原来这是神仙在聚会。凌晨,附近雄鸡报晓神仙聚会才散去。

天亮后,做生意的人来提水饮用,人常在井下呼救,才被救了上来。“人常”向救人者磕头谢恩后,才漫步回到家中。
人常为人心地善良,不光勤劳俭朴,还乐于助人,在乡邻中人缘很好。这次可恶的“人短”不但没有要了“人常”的命,“人常”反而因祸得福。人常依照仙家聚会说的,不光得到了地下埋藏的金银财宝,并且治好了邻村某小姐的病,小姐的家人觉得人常为人忠厚、诚实勤劳,将小姐许配给了人常。
好人有好报,正如古人云:“出家人行善,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人常有了金银,并娶妻生子。庄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牛羊满圈,生意兴隆,日进斗金,过着丰衣足食的美满幸福生活。
“人短”此人经常作恶,长得猴头眼窝,眼一眨一个窍,整天总想着不劳而获害人的鬼主意。古人云:“出家人作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因“人短”无恶不作,到处碰壁,如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日子过得人不人,鬼不鬼。
入冬,人短衣不遮体,食不饱肚,饿得心发慌,心想到集市小吃铺抓点吃吃。这时,人短恰巧碰到了“人常。”人短眯缝着老鼠眼看到人常穿靴戴帽,身着蓝衫,衣着非凡,满面春风,得意洋洋。"人短"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人常被困深井中,必死无疑,难道自己活见鬼了?忽然一阵冷风吹过,“人短”冻得浑身打颤。清醒的“人短”才断定“人常”真的没有死,可他是怎样过上好光景的?他百思不解。"人短"灵机一动,我得上前问个究竟。

人短向人常施一礼说:“请问此人莫非是人常?你近来真是春风得意,福从天降!恭喜!恭喜!”
“人常”向“人短”还一礼说:“人短弟,近来可好?”
人短向人常无限恭维,好话说尽。目的是想向“人常”打探为啥发福生财?人常心地善良,不计较人短发歹心害自己,一五一十向人短讲说了自己在井下的前前后后……
“人短”听完“人常”的诉说,心想发福生财之道原来如此。“人短”也想发横财,就到集镇卖小吃处抓了点馍饭后,带上用具来到原来喝水的井边,用锤子将木撅子打入土内,将绳子拴好后,自己顺绳而下,到井底等待过仙家发横财。
仙家真的又聚会了,“人短”感到特别高兴,认为发横财的时候到了。谁知这次仙家聚会七嘴八舌讨论上次说的几件事是何人透风?为啥都让凡间人知道了?
突然,一个仙家闻到一股生人的气味,是否窗外有耳?井下是否有人?经查看,井里果然躲着一人,就施动法术将井用土填实。就这样,无恶不作的人短被埋,死于井下,社会上少了一个人渣,给作恶多端的人一个严厉的惩罚!
切记:好人有好报,恶人逃不掉!

作者简介:张治周,生于1947年,汉族,初中文化程度,于省建筑学会、郑州工学院培训结业,县建筑公司土建工程师,洛宁县政府采购中心评标专家。70 年参加工作。在县建筑公司、县城建局设计室、干树金矿、县审计局等单位从事工民建专业近5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