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了两个多小时的书,感觉疲劳乏困,双眼不听使地往一起粘,一会便进入梦乡。“看书好,多学习,充实!”一个宏亮熟悉的声音把我从梦里惊醒,耳畔还萦绕着余音。是姨父的声音,离开我们都快十年了,隐隐约约似乎看到他高大的身影……我的思忆又回到姨父去世的那一年。

一个往日铁骨铮铮乐观向善的老人躺在床上,面色腊黄,骨瘦如柴,被病魔泰山压身,失去了往昔的刚劲。人,就这么脆弱。生命,就这么游丝飘荡。痛苦,牵挂,不舍,留恋!
我拿着剃须刀给姨父刮胡子,刮头发,手抖,心颤,头上流汗。我害怕刀伤他,也害怕刀片刮疼他!毕竟,八十四岁的老人被膀胱癌折磨九年,现在奄奄一息,有气无力,形如一躯干柴躺在床上。两年前我给姨父理发,他和我说说笑笑,声音洪亮,我也习惯和和蔼的这位老人开玩笑,他谢顶早,头发稀,我边理发边说:“你这头发稀,是聪明绝顶"。姨父也乐呵呵:“就是啊!"姨父姓朱,是我母亲的妹丈。他祖籍是宁夏同心县人,解放以前逃难来到甘肃陇东的平凉落户。姨父从小受尽苦难,但他生性聪颖,寒门出贵子,在艰难中不负老人希望刻苦读书,是建国初平凉师范的优秀学生。后来入伍参军,在人民军队这个革命大熔炉里炼就了耿直,正义,坚强的人生意志。后来从五十年代中期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百废待兴,急需人才建设国家时参加地方工作,出任平凉地区公安,工业系统干部,在工作中积极上进,光明磊落,正义无私,以一个平凡普通的共产党员要求自己为国尽忠。在六十年代中国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中,他被卷入漩涡遭受了极其残酷的精神和肉体折磨,始终坚持真理,信奉正义,承受了炼狱之苦。最使揪心的是在这种特别时期,姨父的父亲病世,唯一的儿子却怎么也没有活见父亲面,父亲死后未给埋上一锨土,被政治运动割离了人之亲情。这些,他都泰然忍受,伤感压在心底,悲泪流在肚里……在政治劫难中更坚定了他的意志,也更炼就了豁达的性格。邪不压正这是规律,之后姨夫蒙冤澄清得到党组织信任,复出继续担任平凉地区工业,商业,医药系统主要职务,并参加了全地区整党整风工作,把党的艰苦奋斗,廉洁清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作风宣讲传播全地区,受到地委的表彰……姨父一生工作务实,两袖清风,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给家族和子女树立了做人的典范,也是政界的合格党员干部模范。人生清明,无悔天地。
我们是陇东庆阳之人,过去家境人多劳少历尽艰辛,姨夫时时牵念在心,在自家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省吃俭用,给我们家里送炭,送衣服,千方百计接济我们渡过艰难,支持鼓励我们晚辈勤奋学习,积极劳动,礼貌待人,使我们都走出困境各有所益。九十年代初姨父光荣退休,他热爱农村环境,便经常陪着姨娘来到庆阳乡下我们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帮助我们地里干农活,家里帮家务,人勤腿勤。最使我们记忆犹新的使他每次回来在乡下居住一直对我们晚辈们讲道理,晓世事,指点迷津,使我们都受益匪浅,明确了人生的目标。他说话实在,态度和蔼,与人亲善,是我们都很喜爱和敬重的老人。
一生的坚强是姨父的个性一面,我们没有听到过他叫苦。朴素也是他一生的习惯,从没有看到过他的显摆。退休之后姨父被查出患有膀胱癌,他却淡若无事,以宽宏的心态对待,与癌魔抗争达九年时间,创下了老年人与疾病斗争的奇迹,使医院大夫都感到惊讶。这九年里他早起运动,吃素学习,性格开朗,参加劳动,不依赖药物,身板硬朗。去年子女领他北上宁夏沙湖旅游,他在水域沙漠游兴浓厚,独步穿越沙漠,使年轻上都赶不上步伐,他曾说过:“生命只有一次,只有心胸宽阔,经常运动,就能长寿,就会少生病。"我们应当借鉴老人这种保健养生经验……
常言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唯心的民间话有时还真令人深思。姨父今年八十四岁了,他与之斗争九年的膀胱癌今年却向他反攻,经常性的便血使这位刚强的老人倒下了。我们在他的床前看望他,腊黄脸色,枯瘦身材,使我迷信民间这句常言的不祥,使他老人家摊上了?我们不希望这是真的!但是,病情现在的恶变事实谁也无法祛除。他躺在床上几天不进半口食,很乏困,也看到很疼痛,但他却毫不表露,仍然很坚强地忍受着。依他的个性,他不会让痛苦被我们看到。我看到他在沉睡中时不时地伸手抓摸姨娘的手,肯定此时他是病疼难忍!我试探对他说你要觉得疼,你就大声呻唤出来还好受一些。他说不疼,却稍微点头,心理矛盾啊!两个表妹都于心不忍说服给他输液体,我劝他时他对我说:“要相信科学,病这么长时间了,到了病毒分裂的时侯了,为啥要挂针用药养病瘤?养着它,我难受,不挂针,让我快些"。到了这种时刻,姨父说这些话既让人伤心也使人感到他的顽强意志,铁骨铮铮的老人啊……

姨父,我们祈望奇迹出现!我们还希望你走出此劫,和我拌嘴争论!
天意劫数,生死由命,一月之后姨父趺莲西归,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怀念!

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任乡村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任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定远文学》编委、特约作家,《祁连文学》特约作家,现因病蜗居在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