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 冷
作者:子木
我爱这冬天,
更爱这冬天里冷到骨子里的寒冷。
冬天让我学会了苦行,
寒冷使我清醒。
走在空无一人的山路,
除了冷,
还是冷。
——路是冷的,
树是冷的,
空气清冷,
鸟鸣也是冷的空灵
……
我用心极力地体味和感知这寒冷,
并试图走进它的心里,
探寻它冷的缘由和秘密。
当手和脚被彻底冻僵的
那一刻,
我完成了一次蜕变。
我知道,
从此,任何困难也休想把我击倒,
包括死亡。
2021.12.28,清晨徒步过白云山

冬至之念
作者:子木
这是一年中黑暗最长的一天。
这一天大如年。
是年,就要团圆。
行色匆匆,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有你我
闪过的身影。
盏盏昏黄
星星点点降临在漆黑之中。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总有一抹亮光,在等你回家。
多年前这个日子,
我总能在那盘热气腾腾的饺子里
送走寒冬。
如今我像蜷伏于地下的蚯蚓
——悄无声息。
如果你听到深夜里传来麋角脱落的
声响,
母亲,那是我化作了山泉
轻轻哼唱对你的思念。
冬至来了,
春天还会遥远吗?
2021.12.21,冬至,晨1时。

河水结冰,家在哪里
作者:子木
这方河水结冰了。
往日那些流动的温情与暖意
此刻
正被呆滞所取代。
那些带给我无数欢乐的野鸭子呢?
它们去了哪里?
施政者为了整齐划一
——砍除河道里比人还老的芦苇。
没有了芦苇的庇护
多像没有了家庭的人
——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却又
无可奈何。
逆风而行,
我有了流浪的感觉。
是这冬天的风过于犀利
还是这被清理后的河道太过干净?
捂紧领口,
我试着做一颗芦苇,
能否唤回那些消失的野鸭子?
2021.12.26下午与龙山河

文 化
作者:子木
母亲,我亲爱的母亲,我曾经埋怨过
——你没有文化。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你用勤劳和善良阐释了什么是文化。
而今面对一摞摞的证书
我有文化了吗?
想到你,
母亲,
为何我总是羞愧难当并无地自容?
沿着你的指引我在找寻
当我走进人群、踏上泥土的那一刻
我找到了家。
田间地头亦或沟渠旁的那些野草
是你也是我深深地爱。
我把脸埋进我双手捧着的泥土里
母亲,我看到你正急促地
向我走来。
2021.12.24晨,于家中

寒 潮
作者:子木
降温了。
寒潮来临之前我已冻僵,
甚至迷茫。
有时候迷茫比寒潮更让我心冷。
下巴掉在了地上,
——是游的太快还是裤衩跟不上?
我是一粒尘埃,
漂浮与落定取决于风。
降温是否意味着狂风与尘埃同飞,
天寒和地冻并起?
雪是童话里的世界,
而太阳正在来的路上。
2021.12.23夜

作者:子木

李林,笔名子木,山东肥城市人,肥城市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学会会员。曾翱翔蓝天,现供职于肥城市公安局。
已出版《李林诗歌散文集》、《挂在楼角的月亮》、《母亲.渡口》、《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李林短诗选》(中英对照)、合著《十诗人诗选》等文集。获“第三届长河文学奖优秀诗集奖”、“首届左龙右虎杯国际诗歌大赛金奖”等多种荣誉。
作品刊登于《山东文学》《青年文学家》《花溪》《渤海风》《神州文学》《黄河文艺》《中国教师》《中国教工》《时代教育》《教育学文摘》《教学与研究》《当代教育家》《学习与科普》《消费日报》《西部时报》等国家及省级期刊。此生愿与文学为友,勤耕不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