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联网”联成“善治范”
——江苏姜堰梁徐街道创新创优基层网格化服务纪实
顾盛杉 卜 培
日前,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梁徐街道周埭社区“网格驿站”内,一场关于“探索实施社区联防联治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主题议事活动如期开展,由社区居民代表发起,网格议事员、社区干部、网格员、社区辅警参与。这也是姜堰区首家“网格家园”常态化运行的一个“微镜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梁徐街道抓住“网格家园”建设契机,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网格助力精准服务”为主线,创新创优基层网格化服务工作,以“小网格”为切入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让“户联网”成就“善治范”。
“网格员”变身“播报员”
“什么是网格化服务管理?什么是网格员?网格员担当哪些职责?”近日,在梁徐街道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喇叭声,来自“网格家园”的“网格广播中心”。
为进一步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水平,梁徐街道网格中心与各社区联合开设广播节目“网格之声”,让“网格员”变身“政法之声”的“播报员”。周埭社区居民周大爷说:“家乡人讲家乡话,这样的宣传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我们老年人都喜欢听。上次我通过喇叭了解到应对电信诈骗的方法,及时与家人沟通,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梁徐街道依托“1+N+X”(网格家园+功能室+网格驿站)阵地载体建设,聚焦“望民情、闻呼声、问计策、切症结”的网格工作法,围绕反邪禁毒、反诈反恐、扫黑除恶等内容开展网格员专题培训,同时创新打造“网格之声”亮点。截至目前,“网格家园”宣传政法工作12期、分析研判风险防范议题15条、讨论调解社区居民矛盾20起。
“家门口式的服务”
为策应工业强区、旅游兴区、教育立区“三大战略”,实施家安、路安、校安、业安、食安、医安“六安行动”,梁徐街道积极创建社区交通警务工作站,招聘16名专职交通辅警,把警务工作延伸到社区网格;在16个社区分别打造1处网格家园、2—3个“网格议事驿站”,将社会治理、矛盾调解、安全隐患等重大事项纳入议事范围,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街道)”。
周埭社区实行“网格家园”+“网格驿站”创新载体模式以来,收集解决涉及网格民情、矛盾纠纷、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意见建议36件,并做好议事记录和诉求处置登记工作,最终形成“一体化管理”有效闭环。梁徐街道政法委书记彭兴业介绍说,网格家园和网格驿站很大程度解决了“网格阵地如何夯实、政法之声如何发出、保障机制如何落实”的问题,让“家门口式的服务”直达民心;将社会治理、联防联治等事项融入“网格家园”,做好政法领域的“融合文章”。“周埭社区的样板打造是街道网格家园的一个亮点。”彭兴业表示,街道将运用“网格+政法服务”思维,放大“一村一辅警”特色工作效应。
“我的网格我的家”
“我们推行积分奖励制度,激励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投身各类平安创建活动。”周埭社区网格员张元元介绍,积分奖励可以在“网格驿站”兑换牙膏、牙刷、洗衣粉、洗发水、油、米、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积分靠前的居民还可获得年终表彰奖励。
“网格化+积分制”已吸引20多名居民自愿参加“联防联治巡防队伍”,实现24小时巡逻,有效防止各类安全隐患、治安案件发生。梁徐街道政法和社会管理局局长陈明表示,如今向社区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线索信息、化解邻里纠纷等善行明显增多。街道还将积分作为社区居民评选“身边好人”“民主法治示范户”“平安家庭”和“最美网格家庭”的重要参考依据。
梁徐街道聚焦“我的网格我的家”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主旨,扎实开展“铁脚板走万家”“政法干警走基层、我为网格群众办实事”“机关干部网格行”等活动。街道组织网格员、机关干部、政法干警、“啄木鸟”等群体进驻16个社区37个网格,171名机关人员与网格挂钩,每个月定期到挂联网格开展宣传走访、调查社情民意、参与化解矛盾。
梁徐街道党工委书记宋华卿表示,将继续秉持“网格是治理的基础,服务是最好的治理”的宗旨理念,将网格事务“微治理”嵌入“网格家园”一体化管理,以点带面、以线促面推动基层治理“网格家园”建设全域落实,通过点滴渗透、细致入微的网格服务,让居民群众温暖“满溢”、幸福“满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