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 春 的 回 眸
( 续 篇 )
文/吕晓蓉
(一)
上篇《青春的回眸》我是写我们七七届知青下放在清溪公社创业农场两年难忘的生活。本文我将续写的是自己第二次又踏入清溪工作的一段经历。
好像是上天对我的有意安排,也好像我生来就与清溪这个地方有缘,我的人生注定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启航。
1980年春天,我们这届知青返城后陆续参加了工作,我也被按系统分配在县城民贸二局工作了。但我心怀着一个大学梦未曾破灭,还一直在边工作边复习功课。只要一有空,我就会去吕家巷找我的本家五叔指导我复习数学知识,解答难题。(我的五叔在解放初期是本县一中一名资深的数学教师,在反右运动中,听说是因为言论错误而蹲了二十年的监狱。到了七十年代初才刑满回家。后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工作,仍在一中教学。)五叔知识底蕴深厚,头脑清晰,思维敏捷,间断了二十年未教学,知识仍不忘。他分析问题缜密、细致,条理清晰,在他的指导下,我遇到的疑难问题一下子得到解答,每一次我都收获满满。
1982年秋,我参加了本县的师范招生考试,一考即中。对于我来说,虽然没有实现远方的高等学府梦想,但能考上师范,能传承父母的事业,当一名教师也是我的理想。
两年的师范学习飞快地过去了。毕业后,县教育局政工股分配我到县城近郊清溪完小任教。
当我接到通知的那一瞬,看到四个显眼的“清溪完小"时,顿时感到无比的激动与亲切。啊,清溪!我又将回到你的怀胞。
(二)
1984年秋开学之季,当我再次踏上清溪这块土地时,我已不是知青身份,而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了,看到熟悉的村庄,熟悉的村民,倍感亲切。
清溪完小就座落在清溪村(清溪老街)后部的一个宽阔的大坪上,当年学校有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教学楼,它是清溪公社一所完全性的小学。学校后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绕过。远处便是田地和一座座小山。
就从第一天我踏进了清溪学校这天开始,我的人生就与教学与学生不可分割地连在一起了,这一走就走了三十多个春秋。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周而复始,年年有花开花落,草青了又黄,叶落了又长,可是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然而那伴随岁月流逝的青春,那些青春的音韵,那些经历的点点滴滴便是心中最美好的珍藏。
(三)
我在清溪完小工作了四年,这四年间从学校往返,几乎每次是我的那辆"凤凰牌”女式单车伴我走过的。我随“凤凰”一路飞驰,赏不尽四季的田野风光,还有远处一座座绵延起伏的山峦,这是我一生中一幅永不退色的风景画卷。
八十年代初,县城里除了去远地乘坐大客车,单车便是短途最好,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了。当时清溪完小教师住房条件有限,有好几个城里教师都是跑“通学”(不在学校住,每天往返。)当年我二十出头,年轻活泼,更有精力跑通学了。为此,我通过朋友关系走“后门"(那时单车凭票供应,紧销物资。)才买了一辆凤凰牌女式单车。刚买到手时,那单车玫红色的,遍体锃亮,尤其车身上那镀上的凤凰图案标志栩栩如生,我爱不释手,想到它从此就要带我天天展翅飞翔了,心中那股子高兴呀!(也许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就像吃了蜜一样的甜美。从此,我把“凤凰”当成宝!它是我真正的人生伴侣,它陪我走过那青春洋溢的时光。

(四)
从县城到清溪完小,单程有20多华里,我每天骑着“凤凰”来回要走40多华里。但有“凤凰”一路保驾护航,我从不畏惧过,倒是满心欢喜与惬意。
当年,我教三年级语文,还兼任班主任工作。春天,我每天早晨在7点就从家里出发,骑着“凤凰”一路飞翔,闻着清新的空气,迎着晨风,迎着朝霞,看着路旁的白杨树从我眼前一排排退去,看着一丘丘禾田碧波荡漾,我的心情也会荡漾……
夏天的早晨,我会赶在太阳升出山头之前就出发,一路凉凉的风吹拂,送来田里稻穗的清香,沁入心脾,特别的清爽惬意,我还觉得自己是在与时间赛跑。
从县城到清溪是一条柏油马路,一路几乎是平坦的,有几处还是缓彼,因而到达学校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只要稍早点出发,就决不会迟到。
至于放学,当年农村小学下午三、四点钟就课程结束了。回家时,心情是不会那么急,车速也放慢了许多,还可以多看看路边的风景,有时还听到在路边田里耕地、做工的青年哥哥唱着山歌调侃几句:“妹妹你慢些走,妹妹我好想你,记得钥匙在房门边呵,记得回家先做饭……”对于这些,我只当做耳边风。经过我们下放的创业农场场部那处时,总要望一望,看看我们曾经耕种的菜地,看看我们的桔园,看看我们亲手栽培的桔树。但场部已是人去楼空,桔园却一片葱郁……
寒来暑往,我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在这条马路上奔跑,为了我的青春梦想,为了我热爱的教育工作,我风雨兼程地坚持着。
深深地记得早春的一天,那是星期一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骑着我的“凤凰”一路风驰电掣般的向学校飞奔,在行至半途中一个下坡处(这里属清溪公社大连村路段),我想着要去学校带领学生们参加升旗仪式,心急,在下坡也没减速。突然,一辆农用拖拉机从大连村路口横冲出来,刹时,拖拉机机头与我的“凤凰”撞上了,我一时慌了神,我被连车带人掀到了路边的田里。甚好路圹不高,甚好田里有积水。
当时,正在田里耕地的一对农民夫妻,见到此情景,连忙跑过来,将我扶起,那个妇女上下打量着我,见我没受伤,连声说:“谢天谢地,你没受伤就好!吓死我们了。"我也连忙扫视了自己一遍,还好,没有哪里受伤,只是全身是湿泥巴。
那个拖拉机司机也惊魂丧魄地走来,连声向我道歉,问我:“伤着哪里吗?”我回答了他:“没有"。
我见他态度诚肯,也吓着了,就不再指责他了,只说:“今后得引起注意呀,尤其在交叉路口!"他连声应着:“是的,今天真对不起你了,让你受惊了。”
他把我的“凤凰"扛起到马路边修理去了。我的“凤凰"也安然无恙,只是笼头撞偏了,车链掉了下来,经师傅稍一修理,就好了。
此时,我想起了自己还要赶到学校参加升旗仪式呢!顾不得擦洗身上的泥巴,连忙又骑上凤凰赶去学校。
赶到学校时,学生们都已在操场上排着一列列整齐的队伍,准备升旗仪式了。这次我迟到了,是我到清溪完小来的第一次迟到。
我推着满是泥巴的“凤凰”,以及我满身湿泥的衣裤走进校园,穿过操场时,同事们投来惊讶的目光,学生们却在偷笑我的狼狈相,我好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难堪,只好快步向办公室走去。
办公室里正好有位家住在学校附近的民办女教师在批改作业,她见我这一身湿泥,立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马上转身走出办公室,到她家里拿了一套适合我穿的衣裤。
当我接过同事送给我的衣服时,我的眼眶湿润了,我在摔倒在田里时都没流过泪,此时却为同事这番真情而止不住热泪盈眶了。
我换好了衣服后,她又倒了杯热水给我喝,问起我的经过,我将实情告诉了她,她睁大着眼睛,惊呼:“你呀你,真是上天保佑你!你会幸福终生的!”我被她的话转忧为喜了。
人生之路,没有一帆风顺的,也难免不受挫折。这些意外的事,谁能料到呢?也许全凭天意吧。我庆幸自己在每一次遇险遇难中能化险为夷。

(五)
在清溪完小的四年时光,虽然工作繁忙,往返路途劳累,遇到雨雪天也得前行,但那时年轻,只把这些当作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人生成长。
当年我接任了一个三年级班级,一直带到毕业升初中。刚好,那年我也调入了县城一所希望小学。
在清溪完小的四年期间,冬去春来,夏走秋往,我与这班学生们已结下了深深的师生感情。他们如花的笑靥,似雪的心灵,活泼好动的天性,甚至他们的笑与哭,忧与喜,都牵动着我的情愫,每一个画面都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他们点点滴滴的成长都是我的精神财富。
记得我辅导学生上作文课,我常带他们去欣赏大自然之景,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之中。
当漫山遍地油菜花金黄时,我带着学生们欢声笑语地走进田野,看油菜花蹁跹起舞,赏蝴蝶在花中飞翔,闻油菜花醉人的芳香……让学生在地头田间惬意徜徉,尽情展开遐想。
当麦苗儿青青,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禾苗碧波荡漾时,我也把学生们带到田地里,让学生们感受田野风光,也体会农民种粮食的辛苦过程。
我还利用春游、秋游时间带领学生们搞登山,野炊等活动。锻炼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及生活能力,也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在写作中就会有材料可写,而且会生动有趣,真情实感。
我从接手这个班三年级起就抓学生的读写阅读训练,布置学生每日一篇曰记,一周一篇周记,还有课堂作文。学生的家庭日记我要求不高,只要他们天天养成动笔动脑习惯,哪怕一两句真情实感的生活记录都行。还要求他们广泛阅读,并写出读书笔记,这样在读写训练中培养写作思维能力。几年来,这个班的学生在参加县市级及全国中小学作文赛中多次获奖。
我也常与孩子们一起玩。课间休息,中午休息,我这个孩子王,身边总会有追随者,他们用天真的目光注视我,用他们稚嫩的心爱着我,喜欢青春的我。他们围着我,缠着我给他们讲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听我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一千零一夜》等等童话故事。每每每给他们讲这些故事时,看到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笑容,那沉醉入迷的神色,我也陶醉在其中。
在早读课上我常常引导学生们朗读唐诗宋词,引发学生对古诗词阅读兴趣,体会我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常以诗词中的名言警句来激励启迪学生树立人生远大的目标。
我与学生们的活动是双边互动的,我也在与学生们互动中常常被他们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感染打动,我会与他们一起读,一起遐想,也可以说是一起成长!
话又说回来,在与学生们一起成长过程中也遇到烦恼与不开心的事。每当几个男同学调皮捣蛋破坏课堂纪律,下课与同学打架或无顾旷课逃学的事,为此也伤透脑筋,也心烦过,想出千方百计解决过。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其中一个小插曲。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严厉地批评了一位在课堂不遵守纪律,下课又与同学打架的男同学。他当时不怎么接受批评,心里还对我有成见,他在中午休息时就偷偷地到车棚把我的凤凰单车车轮胎的气放了。这天放学后,我送走了打扫教室卫生的同学回家后,我也要回家了,我去车棚一推单车,发现车轮胎瘪了。我来时还充了气的,我立马猜测到一定是我批评的这位学生给我的车放气了。当时心情好烦啊,但转念一想,这孩子还未懂事,得好好与他沟通才是。
第二天下课后,我把这位学生喊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与他交流了一番,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以后再不做这样的事了。我还到他家做了家访,鼓励家长多多关心孩子的成长,特别要注意孩子在成长阶段的判逆心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下,这位学生进步很快。

(六)
清溪完小的后边有一条美丽的小溪,听村里人说这溪水是从不远处的一个叫清泉洞的山洞里流出来的。这山洞深不可测,入口宽,里面逐渐窄而幽深,漆黑,绵延几十里,究竟溪水源头在哪里,人们至今不解,是个迷。它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滋润了这方土地,滋养了这方人民,也许这“清溪村"就是以这条溪水而命名的。它蜿蜒地从学校围墙边绕过,一年四季流淌不息。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还有小鱼小虾在自由地游来游去。溪边有一排排杨柳树,杨柳的枝条抛到溪水里随流水荡漾……
在小溪的一个转弯处,那里还有三棵高大的老槐树,听说也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它们枝繁叶茂地陪伴着这条溪水,日夜在哼唱着一首唱不完的苗乡情歌……
这里是我在清溪完小工作期间休息常来的地方,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也是我今生难忘的地方,也许溪里的水还留着我青春的影子,那几棵老槐树还记得我坐在它的树根上歇息过,遐思过……
1988年秋,我调离了清溪完小,到县城一所希望小学任教了。然而,清溪这个美丽的地方及沿途风景,却时常萦绕在我梦中。
2021年12月23日长沙完稿

【作者简介】
吕晓蓉,笔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城步第四民族中学退休教师,县作协会员。本人热爱文学,笔耕不辍,有散文、诗歌、通讯作品在省市多家媒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