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散文作者何基刨风采

作者简介: 何基刨,广西来宾市人,业余时间爱好文学创作,擅长散文,其作品常见于各地网络微刊平台。


请你欣赏特约散文作者何基刨的作品《儿时的冬至》
《儿时的冬至》
作者★ 何基刨
土生土长在桂中的壮乡,操着一口不普通的“普通话”的我,是一位正宗牛高马大的“壮古老”。
我有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生长的山村东边是小河村,西边是虾子村,往南是贺山、乌慢、上团、上水村,朝北是王元、王丈、下寨、新桃村。我的村庄前面有一条四季流玉的大河弯环东去,那里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良头村。
我们壮族的习俗,每个月都有节日过,有肉吃,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节,在我的记忆中最有趣的数“冬至”。
在故乡,冬至大过年,是一个有趣而又隆重的佳节。记得还在生产队那时,队里专门喂养的肥猪或肥羊都杀来分给社员们家里过节,没有肥猪肥羊宰杀的,或是打鱼,或是挖藕,还有养狗多的家庭,冬至那天也把用禾秆草烧得喷香的整条土狗肉,拿到穿村而过的小溪旁边拔毛、开膛、清洗。
冬至节,那可是难得的壮族节日的一道靓丽风景……那天,不仅家里有肉食有快乐,还有那回味无穷的童真。
不过,冬至时节,寒冷一天胜过一天。当年生产队把禾秆草都堆放在晒谷场边,那堆积如山的禾秆草既是生产队养牛的冬粮,又是我们这些顽童的游乐场,爬上滑下,挖洞捉迷藏,不亦乐乎。
更有趣的是;这些新鲜的禾秆草不仅散发着芳香的味道,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御寒物品。老人们把又干又黄又洁净的禾秆草抱回家,捋整齐,然后铺平在床上,厚厚的一层禾秆草,盖上草席,瞬间床铺就高了许多,就好似当今的“席梦思”床。

晚上,躺在这样的禾秆草床上,一翻身禾秆草床就窸窸窣窣作响,蜷缩着身体盖上被子,身子暖暖的;禾秆草的清香与堆满床铺下的红薯散发的甜香,又让疲惫了一天的人们渐渐地进入梦乡。
我还记得,当年我躺在这个“特别”的床上,做的梦里,全都是那金黄翻滚的稻浪和芬芳的谷香,还有蒸满一个大铁锅仍红薯的香甜味。
秋后入冬,村前屋后是一马平川的田野,天上不时飞来三五成群的小鸟、与散养的鸡鸭一起觅食。那些沿着田埂吃草的黄牛,袅袅炊烟的村舍,构成了壮乡一道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冬至那天,听老人说 “一鼠当三鸡”,这可不是传说,在桂中壮乡~田鼠可是最甜美的佳肴,烤鼠、干锅老鼠、腊老鼠肉……。

冬至这一天,老鼠就会集在一起,传说这天是老鼠婚嫁的良辰吉日,一个洞少捉得几只,多则十几二十只;这一天,烙印在我脑海的记忆就是邀上几个小朋友扛锄头到山脚或河沟边挖老鼠、窑红薯。
那时,村校的老师最开恩,上午第四节下课铃一响,我们也不沿路走,而是越过干了的田间、跨过田垄三步并二步,回到家书一丟,喝碗玉米粥,捡几个不大不小的红薯往衣服口袋一塞,扛把锄头,与约好的基友,阿困、阿古、阿提、阿按等到达沙河(地名)边集中,然后三个人一组,沿着田垄、水沟、河堤寻找老鼠窝。

传说;老鼠婚嫁那天也有新“筑”成的婚房,没有新“筑”成的婚房,也有不少的老鼠们讨不到“媳妇”呢。所以,我们沿着山脚或河沟边专门寻找那些刚挖出新土的鼠洞,这些堆着新土的鼠洞,也许就是传说中的“鼠哥”们的婚房。
当新鲜的鼠洞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几个小朋友就分工,挖的、堵的、抓的,都安排得如临大敌。如果有大石头没有办法挖的时候,就抱来禾秆草采用火攻、烟熏的战术……,无奈的田鼠只能倾巢而出,乖乖地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随后拔毛、开膛破肚、涂抹盐巴、上火烧烤,
而负责窑红薯的人已将土磊窑烧红,当红薯窑好、老鼠烤香,驱鬼赶妖的游戏结束时侯,那飘飘欲仙的享受,永恒烙进儿时的记忆……
★★★辛丑年12月★★★



主编简介: 何基础,微信名:梦系山河,广西来宾市人,大专文化,喜爱游山玩水。现在是【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投稿加微信: 13878282658

主编: 梦系山河
图片: 来自网络
2021年12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