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喜(微小说)
耿志平(甘肃合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子里就兴起了一股贺喜之风,不管你买一只羊,一头猪还是卖一头牛,卖几石粮食,倘或是买了家具电器,街坊四邻都会来贺一下。如买一辆摩托车或汽车,房子则必须请客,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为图个喜庆热闹。
王红在镇上砖厂干了几个月,攒了几千块钱,家里没有交通工具,离乡镇又远,平时跟集赶会或需要买东西都得让人捎带,时间久了,别人也不耐烦,自己也不好意思。和老婆商量好了,这天买了一辆宗申110摩托车,车型小省油,关键是老婆也可以骑。当他骑着车带着老婆小梅回家时,在地里干活的村民闻声看见了,就说“买了摩托,还不贺一下!”这个说,那个也说。王红心里不情愿,也只得答应,更不能驳了村民的面子,因为他也没少贺过别人。

下午五点多陆续来了一拨人,有人拿了鞭炮,有人拿了红色的被面。午后的阳光还很热,玉米长了有二尺多高,绿油油的,小麦正在拔节,家家门前或沟边的杏子,有大拇指大小了,不时有小孩摘几个,咬一口酸地呲牙咧嘴,又顺手扔掉了,狗在树荫下吐着舌头乘凉。
小梅两口子放下手中的活计,自然热情招待,“嫂子,你买了摩托,以后上街跟集把我捎带上,”“没问题,那还不简单。”
“兄弟你赶紧买酒买肉去,不贺你都不由人,”王红的堂哥王三说道,王红脸上带着笑容,满口答应。
“嫂子,你一天干啥的时候,把摩托一骑,屁股后面青烟冒上,你看得劲不得劲?”兄弟媳妇的话,把院子里的人都逗笑了。
“小梅,你在路上碰见我们,可不敢装的不认识,尤其见了你哥哥,可记得捎带上么!”邻居大姐说道,小梅推了她一把,大伙哈哈大笑起来。在这里弟媳妇和婆家哥基本不说话,所以才有人故意这么说。
“万一哪一天王红碰见村里年轻媳妇,捎带上你可不敢吊脸。”村子里几个大姐调笑道。小梅说:“敢吊脸冒醋劲么,我𠰻老汉丑的谁能看上他。”
“你们把我们媳妇说的小气的,她心里敞亮大气着哩。”婆婆赶紧帮腔。
“噢吆,我二妈心偏的把媳妇袒护的紧的,一天咋不护我哩……”男人女人你一句他一句,说个不停,气氛热烈而欢快。
“赶紧放炮,让王红买吃食去,一会儿迟了。”刘刚一句话,提醒了众人,大家都在院子里围着摩托车看,由年龄大的三妈给车头上挽了红花,等的放炮的人早都急不可耐,用香烟点了鞭炮,噼里啪啦声伴着浓重的火药味,四散开来,人们纷纷躲避,有几个女人捂着鼻子,大概是闻不惯那股味儿。
几串鞭炮三下五除二就化成了一堆垃圾,烟雾在空气中弥漫,久久不散。狗吓的狂叫不止。
小梅给王红叮嘱了几句让买的东西,他立马骑着车去镇上了,先去卤肉店买了猪头肉,猪耳朵和猪心,去骨里香买了两只烧鸡,又去鸭脖王店里买了几根鸭脖子,一些拌菜及花生米,又马不停蹄的去买了烟酒糖茶,当他走出店门时,却看不见摩托车了,前后左右找了都没有,一时傻了眼。问了隔壁的人都说没有看见,他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家里还有一二十个人等着喝酒呢,这咋办?唉声叹气了一回,只好租个车回家。
女人帮着小梅已经弄好了七八样热菜和凉菜,男人们正在打扑克,看见他回来立马收了牌,把菜摆上了桌。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高升五魁划起拳来。女人也不甘落后,摇骰子比大小或者玩杠子老虎的游戏,房间里热闹无比,喝过二锅头的人的脸色都变成了鸡冠色,头上冒着汗,房间里烟雾缭绕 。

小梅发现老公不开心,只当是嫌花了钱,老公装作没事人似的招呼大家吃肉喝酒,她也陪着人说笑,倒酒喝茶。一时间瓜子皮,烟头,糖纸满地,杯盘狼藉。
三妈说:“娃,骑摩托一定要小心哩,那可是肉包骨头,千万不敢开的快。”王红点头说“知道哩。”
一伙人吆五喝六了两三个小时,酒足饭饱就纷纷回家了,月亮都升起很高了,照的外面亮堂堂的,眼尖的人问:“摩托哪去了?”王红说:“人借去了,”就有人说:“这咋能等的人买回来,还借的快的很。”王红妈也一副心疼的表情。
关了院门,小梅问:“真的让人借去了吗?”王红低着头说:“贼偷去了,”小梅手里的碟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哇地哭出声来,老妈也捶胸顿足。“你咋不报案?”“哦,报案,”一家人顿时忙碌起来……
第二天早上,派出所民警对早早已来等候消息的王红两口子说:“去大发饭店整饭去,街道个体户都要撮你一顿酒饭!″两口子悬着的心这时才落了下来……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