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诗六首
苏明义(四川)
一、庚子清明祭
抗疫牺牲烈士
邪魔嚣张夺人命,舍身擒敌请长缨。
近掬绵绵踏青雨,远酬铮铮亡灵心。
庚子清明於成都
二、吊红岩英烈
黎明之前天最黑,蔣朝横杀屠刀缺。
苍天苦雨山城泪,嘉陵悲浪壮士血。
华蓥松在松长青,红岩魂存魂不灭。
天国英烈应欣慰,华夏振兴未停歇。
2021、10
三、红岩黄葛树
红岩路口一树神,天生路标是非明。
强臂上引办事处,弱肢下指魔鬼坑。
追寻老蔣沟底去,拜访八路山顶行。
睿木最似种树者,向往光明最厚诚。
注:种树人红岩女杰饶国横,建八路军办事处所用士地是她捐赠。
2021、10
四、 忆冯秋校长
校长冯秋名声宏,笔名戈白动川東。
追求光明扫黑暗,伐蒋曾展笔头功。
建国之初离万县,荣任校长於渠中。
引领学海志如铁。培育栋梁献心血。
教育方针重落实,德智体美有序列。
关爱学子如慈父,常将薪水济贫厄
力推教书重身教,培塑名师乃一绝。
带头上课多高论,“口吃"又让弟子急。
倡导劳动入教学,自种菜蔬度荒月。
校长治教重校风,强调师生学雷锋。
争做好事不留名,风清气正乐融融。
红专路上携手行,校内几度桃李红。
为国输送千里驹,驰骋神州竞称雄。
先生酷爱映山红,托我寻花上捲硐。
喜获花苗百余株,植於教师庭院中,
下班自任护花使,花开吾师笑意浓。
而今花枯尊师去,风范长存记忆中。
2019、教师节
五、端午抒怀
诗宗浩气动古今,龙舟竞发祭屈平。
忠報家国追前贤,痛击浊浪逞后英。
伟辞昭升日月悬,骚韵驰骋诗赋兴。
最是求索心不老,神州永葆万年轻。
2021、端午节
六、 端午三祭屈原
中国端午,世遗保存。诗人屈原,宇内著名。(1)国人粽子龙舟,祭祀爱国先躯;友人文章热论,高赞旷古诗人。仰望长空最亮星辰,吐露心声三祭屈平:
首祭志士屈原,爱国忠心永远激励华夏子孙
先生以地为姓,字原名平。生于楚地秭归,身陷战国风云。曾拜巴山野老学经,常坐石洞读书有成。贵胄身份,却融入民间;生活富足,能体恤穷困。少年英雄,率青壮护乡,智退秦兵;青年才俊,领左徒重任,参与朝政。“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2)坚持"美政“理想,满怀爱国热情。力主草宪变法,超越吴起商君。两度出使齐地,做好外交;只身引领五国,击溃秦军。
众喜国泰民安,上忌臣能疑生。权奸贪利卖国进谗言,楚王昏庸偏信黜贤能。两次遭流放,远离朝政;数度进忠言,当朝拒听。可叹天纵英才,只恨報国无门。心憋怒火喷天涌,笔起豪辞动地来。借丑陋事物,贬斥权贵肮脏劣迹;用美好形象,抒发内心忠贞爱国深情。
都城失陷,神州志士殉国,难断恋乡情结;《怀沙》不朽,华夏子孙兴邦,永葆爱国精神!
二祭诗人屈原,首创浪漫主义方法促文学兴盛
前人《诗经》,不愧是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屈子《楚辞》,标志着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诞生。
二十余年流放苦难,二十多篇绝代宏文。以《离骚》为典型的楚辞,展现了诗歌神奇风韵。作者从自已的理想追求出发,其想象极其丰富、手法夸张大胆:上天入地,跨跃时空,意识飞腾;山川神灵,奇幻意境,瑰丽无伦。将抱负、哀怨情感融入诗中,将赋、比、兴揉为一体,依诗取兴,引类比喻:善鸟花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妄。立場坚定,爱憎分明;辞藻华美,奔放热情。且突破《诗经》四字格,每句字数灵活不等,读来荡气回腸,扣动人心。
前人诗歌,均为合唱;屈子楚辞,首开个人独创。他是中华第一个有名有姓的诗人。其作品影响深远:汉赋古体,与其一脉相承;唐诗宋词,据其发展提升;现代新诗,仍能见其踪影。其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也深深影响其它文艺作品。人们将屈原誉为“中华诗祖”,应是实至名归,名正言顺。
三祭完人屈原,其高洁人品及求索精神激励人类前行
巜史记》评赞屈原,志洁行廉,言简意深,字重千斤;伟大屈原,生命不止,求索不停,堪称古代一完人。
一生忧国忧民,求索真理正义,追求光明美好,独立不迁,至死不移;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出污泥而不染,敢斥贪腐丑行。
坚守探索精神,贯穿其参政改革,贯穿其流放著文。发问万事万物,质疑传统观念。《天问》一篇,就提出170多问;《离骚》本身,就是对国家及自身命运的探讨追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这是屈原一生实践的总结,也应是全人类的座右铭。屈子高洁人格风范,伟大求索精神,与日月同辉,引人类前行!
行笔至此,余意未尽。已成四句,再献屈君:
神州有幸生屈平,家国情怀动乾坤。
伟辞魂纵奏神曲,诗客群起和骚韵。
注释:
(1)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遗的节日。
(2)见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见屈原《离骚》。
2020、端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