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岭上的熊老五
文/邵永义
摄影/邓友权,李建全,
邵永义,卢建明。
隆冬时节,岷江东岸的山岭峰峦被一道雾帘所遮蔽,象是调得过浓的水墨画。汽车沿青井路在官厅水库大坝后侧,开始向深丘的山谷里行驶,静谧的官厅水库在冬天黛色的群山包裹下,如凝眸含羞的村姑。几片漆树的叶子红得发亮,给这神秘的高山狭谷增加了一点亮色。这里是龙泉山脉的尾段,青神县官厅坝村和井研县的云峰村在这里山水相联,峰岭相接。我们要去的地方叫四方岭,属乐山市井研县镇阳乡管辖。我们在官厅坝最高处的三岔口迷了路,等待熟悉地形的老领导李建全。老乡长李建全的车很快就追了上来。见我们正给那路旁一颗棵被椪柑、橙子压弯了腰的果树拍照,他笑起来:这些水果算啥,到了四方岭,我让你们拍天上的飞鸡,岩洞的山猪,还有山大王熊老五!李建全当过乡长、人大主席,几乎一辈子在东山的深丘区工作,退休后迷上了摄影,开了个自媒体平台号“李好飞狐”,平时发布乡村风光物产。今天,他开办的“聚兴茶社”请了几个小文化人,采风走进四方岭!车子继续向云峰村地界行驶,七弯八捌的山路在半山腰蜿蜒,左边是露裸的红色岩石,右边脚下是翠绿的山谷和连绵的浅丘,陡峭的山势让人感叹。这里是两县交界处,路是从后门进入镇阳乡的,不很宽敞,时有柔绿的滕蔓从左边的岩壁上垂挂而下,如入画境。
山高雾低,车子已进到最高处。水泥路没了,是一段土路,约几分钟,就有一道山门,从两边围过来,中间只有一道很窄的入口,铁栅门已打开,李建全说了声“到四方岭了!”话音刚落,一块长十多米,高二米的巨幅喷绘闪现在我们眼前:“熊老五高山柴火老腊肉,镇阳镇云峰村农产品互联中心”。
“欢迎各位朋友光临”一个宏亮的声音,伴着从扣板房里走出来的高大汉子,一脸笑容还双手抱拳。他就是熊老五,这个四方岭的主人,有山民的爽朗,又有几分商场的机敏。我们刚下车,就被这山、这人、这老屋所吸引。
一块二十多米长,三、四米高的元宝状岩石,如天外飞来,稳稳地立在山顶的坝子里,右边一间青瓦木柱的老屋,没有外墙,从屋顶垂吊而下的是密密的,闪着金黄光泽的腊肉,长条宝胁、五花,连膀带蹄的,甚至还有半边整猪熏制的。熊老五热情地带我们走进这个吊满腊肉的老屋:“这是我舅舅的屋,小时候走外婆家来惯了,我就把它用起来做了晾房!”屋的正中,还留有两扇大门,另一边是向着山崖支出去的虚脚楼,全部是羊圈和鸡舍。见我们有兴趣,熊老五高生大气地说:“这不算我的鸡舍,我的鸡从不进屋的。圈点只是为了好捡蛋。”说着带我们转向左边山沟。从铁丝网拦住的山沟口望去,上百只羽毛闪亮、气宇轩昂的公鸡正在草地上奔跑,一声吆喝,有几只扑愣愣直飞到树上。熊老五说:“这才是我的飞鸡场,从不进圈舍,让它们跑、跳、飞,吃菜叶、吃包谷、吃昆虫,喝山泉水。”顺着山谷望下去,在杂树林的缓坡下,有一条山泉向下流去,一问,有3公里长。
李建全介绍道:“这就是熊老五的山庄梦!”李建全带来的乡厨曹师,在云南开过10多年的饭店,这时已进厨房忙着展示手艺了:杀鸡、剐鱼,煮腊肉香肠、炒菜、煮青菜萝卜汤。熊老五的妻子已把茶桌摆好,同时就忙着把熏过的腊肉、香肠背出来,趁着这难得的太阳晒起来。熊老五是镇阳镇人。问起他如何萌发这个山庄计划的,熊老五沉思了一下,说出一个字:“穷”。这里是镇阳镇的偏远山村,叫云峰村,连同这一片的天云,乌泡几个乡,都是深丘区、高寒山区,但土地贫瘠,农作物单一、就出红苕、包谷这些杂粮,交通又不便,村里老人捡十个鸡蛋,也要提到镇上去卖,买点盐巴。身强力壮的熊老五不怕吃苦,自留地、荒地、坡台地、林下空隙地等都开来种,一年下来,红苕、玉米要收一万多斤,蔬菜也多,怎么办,就养猪吧。熊老五从养猪到组织贩猪,生意做大了。但在外被一伙骗子蒙骗,一车猪没了,那是村民的血汗钱啊。他不敢回家。那帮骗子就挟持他一起去“干大事”。熊老五至今还记得那伙骗子的外号,没有真名,但见其手段之下作,心肠之狼毒,熊老五决不同流合污,在一个晚上偷偷跑了几十里路,十多天才辗转回了镇阳。他给村民写欠条,立字据,分期还钱,硬是用两年多的时间,把那车猪的账还给了村民。这个举动让村民对熊老五充满信任。而他在仔细分析农民种粮,养猪都不挣钱的原因后,走上了生态养殖之路。熊老五感叹道:“食品安全是国法、生态绿色是途径。前年非洲猪瘟,猪农亏得很深,去年大发展,成本又高了,我就把农民的架子猪买下来,引到山里敞放。”他有个徒弟在井研收猪,凡是架子猪都被他接手迁到山上,成了四方岭的主人:钻山林、,吃杂粮,睡崖洞,喝山泉,除了必要的防疫,没有人为干预,更不催肥。可是养生态猪时间长,出肥率不高,熊老五和朋友们合计,引进了一年多出肥,肉质优良的藏香猪,一只猪150斤左右,但做成腊肉后售价为68元一斤。藏香猪可以满足城市人低脂、高蛋白的饮食需要,完全缩短了周期,这样形成了梯形投放、间次出山,目前,山庄一年出售藏香猪300头,除此之外,1000多只跑山鸡,1000吨水果,都以生态产品的品质,形成了畜禽互补,农牧一体,农旅共举的山庄产业形态。
访谈间,我问起当地政府有没有支持。熊老五感动地说:“我经营了五年,住到山上也有二年了。井研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上山来,提出给30万帮我修条路,打通产品出口,发展休闲旅游,可我谢绝了!”“为啥呢?”熊老五一摸头,笑道:“我还没有干出成绩,带动丘区农民致富也才开始。”李建全说,熊老五在青神把聚兴茶社做为销售点,在井研也开了一个窗口,让城里人能品尝到山庄的产品,以此培育市场,引导乡亲们跟进扩大规模,开发腊制品。怎么营销呢?我问。熊老五笑道指着李建全:“李乡长制作视频,抖音,通过手机平台天天发,不花一分广告费哈!”饭菜摆上桌子了,肉香彩鲜酒浓。有从成都开车来买过年货的,熊老五的妻子给他们抓了一只跑山鸡。熊老五见了,放下酒杯去山沟口,用网子捕了一只红头花冠、雄气十足的公鸡,递给客人:“换一只,这才是四方岭的生态鸡”。这咋算呢?成都客人问。熊老五哈哈一笑:“价已收够了的,你尝尝优质的四方岭跑山鸡,记得我熊老五山庄就对了!”
作者简介: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青神县文化旅游局原局长、青神县岷江文化旅游研究会会长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