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去的棑工(散文)
文/周炳地(湖南)
儿时的爱好之一,就是到溪水边上看棑工们撑棑。
那可是非常壮观的场面。山洪来临的时候,溪水暴涨,滔滔洪水中,排工们把平日里堆在沙滩边上巳经做成的木棑迅速地放入水中,先用铁链栓在粗大的木桩或旁边的大树上,然后利索地把一根一根的木料搬上木棑,用粗粗的绳索或铁丝将其梱住;根据各自的气力和技艺高低,排上装的木料多少不一样。一般的可装二至三个立方米木材,少数技艺高超的排工,一次可装木材五个立方以上。我就听说过先前有位叫铁牛的壮汉,十分了得,每次撑棑都能带上五六个立方米的木材。若遇特大洪水,其他人不敢下水时,他更是独自一人驾驭木棑,上面的木料更是多至六七个立方米!棑上木料装好后,棑工们接下来便解开拴在木桩上的铁链,拿上一支长约丈余的大竹篙,用劲一撑,木棑便象一匹脱僵的野马冲向了洪水中,一直顺流而下……一块接着一块冲向洪水的木排,最后鱼贯成一个长长的棑队,宛如一列骑兵,威武壮观。这是最能展示男子汉气质的地方!与洪水搏斗,在滔滔洪峰中,健壮的排工凝神于溪水的每一个弯弯绕绕,暗礁险隘,手中的竹篙不停地变换方位,时而向左一点,时而向右一撑,时而前伸,时而后扳。山里撑棑,虽然工钱相对较高,却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活儿。经验丰富的老棑工,凭借着对溪流地貌水况的充分了解和精熟技艺,往往能准确地规避风险,在汹涌的洪水中将一块一块的木排顺利撑至目的地,很少失手。但是,若遇初涉此业的年轻后辈,就很难说了。在洪水中疾速漂流的木棑,无论是碰上暗礁险隘,还是位临左拐右弯,只要反应慢一点,动作稍有差池,后果往往难以设想。曾有一位二十余岁的小伙子,平日里心高气傲,听不进前辈们的善意忠告,一次在撑棑过程中,因天气恶劣,浓雾弥漫,能见度低,他的木棑不幸撞上了一块巨大的岩嘴,结果木棑当即被撑的散了架,小伙子也被汹涌的洪水所吞没……尽管如此,绝大多数排工们依然无所畏惧地面对着洪水中的漂流生涯,在木棑上展示男子汉们的勇敢和顽强。在交通闭塞的时代,一条曲折的溪流,成了山里人往外输送木材,换取货物资金的唯一通道。平日里文静清澈的溪水,一旦暴发山洪,那种浊浪滚滚,排空而来的气势,足以唬住胆小的男人。然而,面对生活的重压,面对家庭的责任,多数的男子汉们总是毅然地接受了洪水的挑战,毅然撑起了维系家运的木棑……

木棑在浪峰中上下起伏,男人们凝神注目于翻滚的洪水,稳稳的站立于木棑之上,手中的竹篙娴熟地舞动着,不停地变换着方位。每一位男人都清楚,这是一种有进无退的选择,自己的女人还在家里惦记着呢!有些人家的女人甚至还在岸边远远望着自家男人,虽然看的心惊肉跳,却也多少有些自豪。冲着家里的女人和孩子,男人们总是玩命地干着,尽情地挥洒着阳刚之气,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有一位大叔,站在木棑上轻松地舞动着竹篙,嘴里叼着根大烟嘴,当他从我和小伙伴们面前快速经过时,还不忘冲我们扮了一个鬼脸。那神气,好象是一种特别的享受。可我却分明感到,他好象在冲我打招呼:小家伙,长大了也来排上试试!
还真别说,我挺羡慕排工们的英姿,也不止一次地有过冲动: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好棑工,征服洪水,征服艰难,挑起家庭重担……
然而,当我真正长大,成为一名健壮的男子汉时,山村的一切都变了。闭塞的村庄已经通上了公路,铺上了水泥路面,原来的木屋,土楼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建起了一幢又一幢漂亮的小洋楼,商店林立,货物充足,整个村子从里到外换了个样,很象城里模样,只是车子要少很多。山里的木材,再也不做成木棑,让人们在洪水中漂流了,而是直接用大卡车一车一车往外运。也没有了棑工,只有外出打工和经商办厂的人流。忙碌依然,但却充满了富足和洒脱。
我当不上棑工了。只有渐行渐远的记忆,时不时地晃动着排工们的影子。
作者简介:
周炳地,男,网名ZBD,一九六二年生,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人,在职乡村医生。有文学爱好,偶尔发表些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