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开通,莲花绽放
——萍莲高速开通纪实
文/文小建
"若要富,先修路",是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响彻中国大地的一句最响亮的口号。在这句很实际、也很贴地气的口号鼓舞下,乡村公路、一二级公路、高速公路迅速进县入乡到村头,从而一举解决了中国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道路通,则百业兴。地处赣西边陲,罗霄山脉中段的革命老区莲花县,过去因地处偏僻,交通不畅,因而只有守着“金饭碗”而望路兴叹。

穷则思变,在莲花隶属吉安地区管辖时的60年代中期,在那个还是肩挑手抬的年代,莲花和萍乡两地就同步推进,打通了翻越高步岭的卡脖子天路。

高步岭,常年云雾缭绕,谷崖密布,山天相接,不由令人联想起李白的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建设者们采用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不畏艰难,依照高步岭山路十八弯的地势,修建了一条曲曲拐拐的盘山公路,时而险象返生,时而峰回路转,但也打通了当时莲花与萍乡之间的唯一一条交通要道一一莲萍公路(即老319线)。高步岭上的通车,标志着莲花萍乡两地结束了无公路的历史,让"天堑变通途"变成了现实。
然而从萍莲距离虽不远,跑一趟单程也要花差不多半天功夫,而且高步岭这条盘山螺旋公路,时常发生山体滑坡及各类交通事故,以至让行驶在这"魔鬼"路上的班车及乘客步步惊心、脊背发凉、如临大敌,曾有人连人带车埋入深渊。一趟高步岭下来,简直就有劫后逢生的感觉,令人纠心感叹,也成为一代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1992年,莲花划归萍乡管辖后,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公路运输日益增加,这条崎岖难行的,通往市区的唯一通道,已成为制约莲花崛起的瓶颈,建设通畅的南北通道已是迫在眉睫。
经过多年的筹备及勘测、论证, 2000年前后,公路建设者们通过打通六市、柘村两座隧道,终于又开辟了一条由莲花通向萍乡的新通道一一新319国道。这是莲花通往萍乡公路交通史上的第二次大修路,也是加快莲花经济建设的一次大提速。改造后的新319国道,避开了高步岭,经六市、白竺、源湴直达萍乡,拉近了莲萍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公路等级,路况也得到了大为改善。但整条道路依然曲折迂回,也经常出现塌方及各类交通事故,甚至一遇到冰雪天气,也只能封路、绕行,严重阻碍了两地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随着两地交往的越来越密切,人文经济的越来越交融,莲花人民一直盼望着有朝一日,通往萍乡市区的通道能够再升级,再提升,再快捷。2021年9月25日,经过建设者们长达4年多的精心施工,全长75.3公里、总投资93.3亿元的萍莲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结束了莲花县不通高速的历史!这是一条经济之路、也是一条民心之路,更是一条振兴之路。俯瞰萍莲高速,大道如虹,翻山越岭,架桥通隧,一路风光旖旎。萍莲高速的通车,让从莲花县城到萍乡市区,由过去的90分钟缩短到40分钟。

道通人兴,路通民富。莲花,这块既有山水之美又有红色底蕴的红色老区,将借力萍莲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借力更加密切畅达的路网,向着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目标快速前行。

从走起来,到跑起来,再到飞起来,一部莲花公路提速史,就是一部莲花振兴发展史。

这正是:萍水之乡大道通,莲花高速架彩虹。高山鸣笛飞天堑,更喜苏区一路红。

作者简介:

文小建,江西萍乡人,籍湘东下埠,现居萍城。在外打过工,也跑过市场,既为企业做过咨询,也策划编辑过新农村系列画册。爱好写写画画,有时偶尔也能斩获一两个小奖,但都只能算是打打酱油,上不了台面。己亥年又尝试以诗为乐,诗不计工拙,自娱自乐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