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过中年 336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子曰:“吾一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昔言,人过七十古来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岁而知天命,所以从三十至五十岁是生命的黄金阶段!此时人生阅历已经深厚,原始积累基本完成,未来方向已定,一路没有了太多疑惑。但五十之后,就是人过中年,此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一要学会放下 。这个年龄不允许你继续幼稚,当你无力把握命运中的某种情感,某些缘分,某种现实,就学会放手吧。给自己身心一个全新的开始,信心还在,勇气就在;努力还在,成功就在;智慧还在,晚节就在。我们在不能少年得志时,就学得大器晚成。

二要储蓄情谊。 虽说生命是一次孤独的旅行,但机缘巧合之时,总会有人相伴。真挚的友谊是人生最温暖的一件外套。情谊是靠你的品质和性情打造的,在这个年龄一定要好好地珍惜,用心储存,施恩勿念,有恩必报,而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三要播种善良与智慧。 我们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带着任务轮回尘间的,这个任务就是向亲友报答有缘之恩,向社会播种良风善俗,向自然学习宇宙智慧。我们一定要极尽自己所能及之事,让那些比你苦、比你难的人感受到这世上的阳光和美丽。这样的善良常常是播种,不经意间,就会开出最美的人性之花,同时将智慧与良善留存人间。
四要享受雅乐。生存的价值不是衣食住行无忧无虑,而是少私寡欲,知足而足,并身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音乐是通往灵魂深处的幽径,它可以陶冶情操,又会洗涤身心。要学会享受雅乐,给灵魂休整放假,打开你的记忆和想象,全身心地投进优美的乐章之中,给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宁静。音乐是日子中的味精,点点滴滴中让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滋味。

五要避开两种苦。尘间有两大苦,一是求之不得而苦,二是亲崩情离之苦。生命的修练过程就是一次次超越自己,在你付诸努力的前提下,所有的、想得到的都当作一场赌,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世间最苦莫若情,亲情、友情、相思之情,人过中年之后,经历过无数次生死离别之后,如果在这时候还有这样的情愫,一定要象打扫灰尘一样,把它从心屋里清出去。
六要学会承受 。因果轮回,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但往往祸不单行,福不徒致,幸福来到时,学会承受,懂得乐极生悲;凶祸降临时,学会承受,懂得否极泰来。没有永恒的幸福,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终身的痛苦!有些事情需要无声无息地忘记,经历一事,就长一次智慧;有些苦痛和烦恼需要默默地去承受;历炼一次;丰富一次,跌倒一次,就智长一次。 能承受风霜雨雪与寂寞难耐的人,也能承受彩虹鲜花与众星捧月之荣。
七要学会感恩社会与自然。我们生存的时空就是人生环境与自然环境对我们的馈赠与施舍,宇宙大自然的规则是互助共荣,相依为命。人生于世,应该道法自然,感恩报恩施恩之心一定要时时保留,它不仅让你怜惜一沙一石、一草一枝,还会在人文自然中学会互利互赢,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人生自然的和谐共生会消除我们无形的压力,平抚生命的欲望和争斗,平淡如水的幸福就来自于此。
八要努力工作。劳动既是义务又是权利,也许它绝没有喝茶、聊天儿那样惬意,但它检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是我们生命价值和一生成就的必备体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通过工作创造财富的目的不仅为了自我生存,更是为了他人生存,一定要全心投入劳动,惠人惠己,有劳有得,方有公正;不劳而获,则为耻辱。
九要终生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学习非是学生的专利,灵魂需要充实,修养需要提高,生命需要进步,一切读书和学习都在和智慧共舞,它不仅保证你的记忆力、感悟力、思考力、应变力与众不同,还更让在文化自信、社会自信与事业自信方面从容不迫。我们的思想来源于学习,我们的自信来源于学习,我们的事业来源于学习,我们良好的社会关系来源于学习,当学习成为我们终生的习惯,这就是“累并快乐着”的源泉所在。
十要享受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中体现价值并生生不息的。运动没有具体目的,这是道法自然的体现,不要认为自己胖、自己丑、自己矮而去运动,“一阴一阳之谓道,往来不穷谓之通”,日月运行,四季嬗变,一寒一暑,昼夜相推,宇宙的本质就是运动变化!与其节食减肥,不如去享受运动、享受自然。
失之东隅,得之桑榆。生命成长就是为自己建立起宏大的舞台,用独立的视角去看世界,不要用权力财富去衡量对比,在心中建立“天人合一”的大格局,以及“知行合一”的大视野,建立起“道法自然”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不要随波逐流,社会人生有其独特运行规律,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甘于吃亏,甘享清福。子曰: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中年之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人过中年,应用平平淡淡之心,过平平常常日子,不再祈求云天之虹,不再索取五洋之珍,这就是人过中年的一点思考吧。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全国大型征文于2022年元旦正式拉开序幕!!!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4月底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000元。
一等奖4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1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2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