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心里暖
李孔涛
济南圣水佛千山,遍地雷锋谱雅篇。
竭力助人尧舜邑,倾情天下第一泉。
权当以此小诗为序。
十二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因中福晚间开车不太适宜,只好惋言谢绝了宋主席留下吃饭的好意,我俩无心游览校园风光,快步走到了停车点,小宋和我俩几乎同时到达。
说了算,定了干,“中福,咱们必须到李总那里一趟,不能失信。小宋麻烦你,给我们定位三箭孔子文化大厦。”
我们恋恋不舍道别,当我不由自主回头时,小宋还站在原处。

真是越咳嗽越给你盐吃,我俩归心似箭,济南堵车依旧。晚6点多,李总着急来电询问:“李老师到哪里?我看一下外面回答:“李总,我们堵在北园路上。”三箭孔子文化大厦近在咫尺,霓虹灯光彩夺目。约20分钟后,才和李总见上面。一年未见,自然亲密有加。匆匆在孔子像前合影,匆匆到他办公室拿上其所赠书,我毅然决然辞掉了他的饭局,叫他设上导航,又匆匆和李总告别。

从大厦处如何回到经十路,中福有些手足无措,如此这般先左后右再转弯,把他说晕了。
李总果断地跟中福说,“你的车跟着我车走,你认识路了,叫李老师给我个电话,我就停下。”
我们的车紧跟李总的车,直到中福说:行了。我才给李总电话:好了,知道路了,辛苦了,感谢。薄暮冥冥,李总和司机都还没吃饭,我心有些过意不去。
有备无患,幸亏我从家中走时,从冰箱里拿上了几个月饼,又洗上几个大苹果,车到章丘车时,趁着车少,我俩才用此充饥。
忙中出差,晚上十点才回家后,才发现我的包不见了,我立即给中福打电话,问车上是否有我的包?他说我马上找,电话未掛掉,隐约约地听到他在翻找的声音,时间一秒秒过去,我似热锅蚂蚁般,不断祷告,找到吧,找到吧!里面有身份证、社保卡、手机充电器等。
当中福说没有时,我一下子就跌入了深渊。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手机不断提示充电,在给儿子说完“快给我送充电器来。”手机就死机了。我和孩子家不远,孙子很快就送来充电器,怕孩子担心,只说充电器忘在济南了,都没好意思重要证件丢了。
包丢在那里?这天跑的地方太多了,千思万想,剥茧抽丝,最后确定这两个地方嫌疑最大。一个是饭店,一个是三箭孔子文化大厦。
不顾时间已很晚,先给宋主席打去电活,麻烦他明天早晨,赶到饭店看有没有包,丢去椅子旁边。随后又给李总打电话,麻烦他明天看包是否丢失在他的办公室里。
三更半夜,仍没有睡意,想起二十多年我和同事一块去大连出差,在返途中,想买盒饭时,拿下掛在衣架上衣,一掏口袋里的服里钱包没了,多亏钱分别放,否则打了老窝。虽然丢的钱不多,但钱包里身份证丢了却很麻烦,需要掛失,需要补办。可想而知,当时的心情十分沉重与自责,一个人很警惕,衣服就放身边,从不放掛衣钩上,两人出差壮胆,能互相照看,没想到大意失荆州。更可笑,几天后收到一封信,叫我到辽宁某地取,同事及领导都说千万不能去,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若是遇到好心人,给你寄回不完了?领导出主意,按地址寄掛号,请他寄回后一定重谢。信寄出我左顾右盼,再不见回信。
这次去济南,包里证件、物品更多,决定明天若济南回电找不到,就立刻掛失。
深夜一点才躺在床上,仍在忐忑不安与自责中久久不能入睡。
心里有事,睡觉不安,我早早起来,坐立不安,熬到8点,先给李总打电话,他说:办公室已仔细查寻数遍,没有。几分钟后宋主席来电,经查询饭店没有检到包。
完了,最后的希望破灭了,我的心彻底凉了。
正当我手忙脚乱准备掛失时,李总来电告,兴奋地说:“李老师,包找到了。”
我的心情马上阴转晴,急切地问在那里找到的?他说:在孔子像座界上,原来我们光顾着照像,把包忘在孔子像下的台阶上。可能是某一位好人拾到后又放到孔子像座界上,以便丢失者找到。事到如今,检到包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知道,人山人海万千相遇,济南好人暖你心窝。陌生的的善意,更能温暖人心。我把此事报道出来,希望媒体帮助查找一下。假如好心人看到此文,请和我联系,好当面致谢恩人。
有惊无险,多亏李总用心,思路开阔,如果仅在他办公室找,想不到孔子像处去看看,事情结果很难预料。
生活中处处有暖心的感动,似一炉火炭微微拂去冬季的寒冷。
更让我感动事,第二天下午我就收到顺丰用速递方式寄来的一个较大纸箱,里面不仅有我丢失的书包,(所有证件物件无一丟失)还有李总著书六本,此额外收获,让我欣喜如狂。
冬天风凉,吾却心暖。气定神闲,往事如烟。
2014年12月8日,李总来参加淄博市儒商研究会成立大会住进了嘉周宾馆,我拿着“卓尔不群,传奇人生”稿件,由赵老师引荐,前去拜访他。自此,开启了相识到今已七年的君子之相交。
2015年5月28日在周村实验中学召开的“伟哉孔子”收藏大会上再次相见,由安校长及李总引见而认识中国孔子基金会王大千理事长及其他领导,会后,李总把收藏证书及香港卫视所摄制有照片寄来。随后几年他陆续把“儒风大家”刊物寄来,来周村时,他即通知我,相见时他率先拥抱,弄得我竟有然不自然。
2016年2月1日,闻听我出书,他在百忙之中,又写下“时代需要孔子”序言,其礼贤下士,平易近人,真诚厚道,让我感概万千。
2020年腊月甘一,他不顾刚刚从外地开会回来疲惫,又专程从济南赶来参加我母亲90庆典,在庆典上,他敬献上“九头如意”与“伟哉孔子”铜像。这让我意想不到,感激不尽。

在这七年期间,我也曾到济南开会,参加研讨会数次,即便会期二天,但都因议程紧,或他正在外地开会等,失之交臂。就这次相见,也不容易,如不彼此都坚持,可能又一次错过。上午我们车济南比预期晚些,他因有急事需处理,故推迟到此傍晚。
我和李先生是忘年之交,臼杵之交。他博学多才,平易近人,非常低调,谦谦君子也。仅要他一个简介,就似挤牙膏似,不挤不出,三番五次才成这样。他言;“我总感觉自己没什么可写的。”
他山东新泰人,山东大学硕士,参加工作20多年,在报社担任编辑记者10年,从事传统文化传播工作10多年。他《儒风大家》自媒体主编,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ICA)会员,受聘为四川大学国际儒学院大众儒学分会副主任,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他长期从事传统文化普及传播,编著有《弦歌代起》《论语画外话》《问道国医》等。

离情长横笛,吹过第一泉。
有时人的心是相通的,我正拨打电话,给宋主席报捷书包已找到时,他的电话抢先来到了。他用非常关心口气询问:“李老师,包找到没有?”当我说找到了,谢谢,让您费心了,他才长呼一口气,“不客气,这我就放心了。”

宋主席何许人也?
他叫宋俊忠,1964年2月生,笔名寒竹,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五届、第六届济南市作协副主席、济南市文联全委委员、山东文人书画院副理事长、《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编、《极光文艺》主编、大红门艺术馆馆长、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北京精短文学》、《文艺百家》、《楚风》、《青年思想家》、《齐鲁晚报》、《农村大众》、《联合日报》、《山东工人报》、《济南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一百余万字。著有《烛下集》(诗歌集)、《玫瑰诗情》(诗歌卷、散文卷)山东文艺出版社、《旅踪游思》(诗歌集)作家出版社、《心香一瓣》(散文集)线装书局等。主编《2010中国网络文学年选》、《玫乡彩虹》等,参与主编《济南作家论》、《济南文学大系》,任副主编。曾荣获文化部“八喜杯”全国诗歌奖、济南文学奖等。入编《山东作家辞典》、《济南文学大系》、《济南作家论》。
以文会友,约在6年前,在《散文网》上,我被一篇美文《北大山上觅诗魂-徐志摩济南罹难78周年祭》所吸引。”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第一次读徐志摩的这首优美的抒情诗《再别康桥》,我就宛如听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我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飘来,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由于这首诗,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徐志摩。……有人说女人如花,也有人说女人似玉。我以为美丽而又富有才气的女人更是一幅写意画、是一首朦胧诗。好女人犹如阳光和雨露,世界如果缺少了她们,将变成毫无生命的浩瀚沙漠。一生追寻缪斯女神的浪漫诗人徐志摩,生命里能够拥有这几位对他钟爱有加的女人,此生,美哉!此生,足矣!……”
我也是徐志摩的“粉丝”,作者的生花妙笔,道出了我的心声,引发了我强烈的共鸣,对他有了许多好感,仿佛成了知音,竟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以后又陆续拜读了《红枣情》《斑鸠之死》《天堂从此有笑声——访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丽蓉故居》等佳作,受益匪浅,尤其对《红枣情》记忆深刻。
《红枣情》即描写了伟大的母爱,又写一段非常辛酸的历史,不禁使人想起了挨饿的年代和“割尾巴”运动。尽管“我”救下的那棵枣树如今郁郁葱葱,挂满了累累红枣,“可是靠近根部的伤疤却没有去掉——”他的散文有着许多酸楚,有这许多感慨。读他的散文,品味着浓浓地乡情、人情和历史,但又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有着鼓舞人心的远大志向。质朴鲜活的家乡泥土就是他的取材,故乡的小溪自然流畅就是他的语言风格。
命运很神奇,不可思议的,有缘千里来相见,无缘对面不相识。两年多前山东工人报李兴正总编曾采访过我,以《他从没向命运低过头一诗人李孔涛速写》发表在“济南头条”上,这才真正和宋主席对上号。
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写作体裁较为全面,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均有作品问世,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先生在为宋俊忠《心香一瓣》序言中写道: “俊忠一直坚持笔耕,著有数量可观的散文和诗章。他毕业于中文系,先在党校作理论教员,又在乡镇党委任职,而后即供职于电业部门,在繁忙的工作中,却从未放弃阅读和写作。他善于观察,长于记忆,是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俊忠的一生都会是一个勤于写作的人,一个手不释卷者。“

宋主席即平易近人、深沉机智;又博学儒雅、才华横溢。他白皙的面孔,镜片下藏着一双沉思睿智而又清澈的眼睛,他个子不高,却有火山般的写作爆发力,他妙语连珠,是写各类题裁的高手。他又是高级政工师,是有高学历职称的作家,他交际甚广、神通广大又是企业家。 文学是人学,宋先生无愧于一个优秀的作家,无愧于一个多才多艺的企业家,是我学习的楷模。
时间长短和能否成为好朋友是不成正比的。在宋主席任主编的岁月里,他对我帮助甚大,我爱好写作,有时隔三岔五就写一篇,所发文章他都及时刊发,尤其是似是新闻类时事稿,百忙之中他不辞辛苦,都在当天发表。他不仅对我如此关照,对我的文朋好友也一视同仁,大开绿灯。在吾《德领天下》群,几乎所有作者,都在宋主席主编的《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表过文章,在淄博市及附近地区仅经我手,受其帮助者可达十几人,可以说有口皆碑,人人称赞。
朋友是你的天,朋友是你的地,朋友是你顶天立地的大支柱;朋友是你的风,朋友是你的雨,朋友可以让你呼风唤雨;财富有可能不常永久,朋友却是你永久的财富。
泉城济南名副其实,泉水是济南的骨架,水利万物而不争,以泉为骨的济南,温柔似南国,其洒脱澄澈又确实在这不折不扣的朔方。这里人杰地灵,拥有千年古邑文化,绽放出积淀生活的不朽诗篇。齐鲁文化、邹鲁遗风孕养出了济南人独有的生活气息,泉水之魂、山湖之韵、君子之风,济南人的生活,也在这鹊华相映的城市中,如诗如歌的上演着。
说到济南,我就会想到省城人的豪放大气,那泉水滋养的儒雅,那低调朴实的性格。济南人通透灵动,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泉水的故事,泉水是其流动的情怀。
我心中济南人,不限于济南籍的人,凡生活与工作在济南的人们,应通称为济南人。因为济南就是一个融合的大家庭,相互依赖共同生存。

高尚和浪漫,是每个人向往。困难面前好心人的热心相助……都像泉水一样清澈、透亮,使人难忘。在这座城市生活,幸福感像泉水一样涌进心头。济南的泉水,也流淌在每一个生活在济南的人心中,永不枯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一群充满爱心的朋友在一起,你也会爱心洋溢。拥有爱你和你爱的人,人生会变得更有意义。城市有为,人民幸福。济南使人如沐春风,似饮甘霖。
一个善举,可以帮助一个人,甚至可以挽救生命。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时刻保持一颗善心,遇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要不遗余力。或许我们无法像雷锋那般闻名,但是至少能够无愧于心,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我始终相信求仁得仁,善有善报。

路上车水马龙,两边高楼林立,万家灯火,济南日新月异,让我惊叹不已。我想,城市就是一个有机体,物质形态是它的血肉,价值观是它的灵魂。当多向奔赴而来的正能量交汇碰撞时,济南这座有爱的城市,激起的不仅是文明新高度,更是城市新“温度”。

济南人:低调豪气,至诚高节,济南人:谱写实干唯美乐曲。
济南人正以一颗带头向前的雄心,书写着伟大的人间传奇!

后记:“日子”征文快截止了。原计划桑老、李总編、陈会长、郭主席、何老师等大家之篇章只好忍痛割爱,来日方长,有时间再写续篇吧。济南之行及以前难忘岁月,不亦乐乎,硕果累累,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吾将感恩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