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发自湖北武穴
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时光如梭,2021年离我们渐行渐远,2022年在向我们阔步走来。在这个热闹的十二月,众多“洋节日”纷至沓来,很多商家营造气氛,一些学生盲目跟风效仿,过各种“洋节”,既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混淆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认知。更重要的是洋节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提高,也慢慢淡化了我们对祖国传统节日的情怀。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自觉抵制过“洋节”,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保持我们的文化基因,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
在此,学校向广大师生及家长朋友提出倡议:
一、争做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求索中汗水与美德的结晶,是文明与发展的承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是浸浴在中华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千百年伴着民族的印记温暖着我们的生活。这些传统节日,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向我们身边的朋友及亲人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传承者。
二、争做中华传统节日的拥护者和促进者
全校师生要理性思考,拒绝被动过“洋节”,不盲目仿效、不跟风、不媚外、不组织、不参与圣诞节的聚会与狂欢;不转发有关的短信、微博、微信;不以过节为名,在校园内教室里悬挂与圣诞节相关的装饰物品;不互赠与“洋节”有关的礼物,如平安果等。要积极参与振兴传统节日活动,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使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生活,让中华节庆文化发扬光大。
三、争做中华传统美德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各班级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系列宣传介绍,要向学生宣传不过“洋节”的理由,各班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拒绝过“洋节”,倡导民族文化深入家庭,号召家长不带孩子参加平安夜活动、圣诞节聚会等。
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华儿女更应拥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推动祖国美好明天的建设,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武穴市实验小学
2021年1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