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俊杰先生诗词赏析
郭 彧
读沈俊杰先生的诗词,既为其诗句中的气魄所动,更为其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现试从其整体创作特色着手,析之如下:

一是关注时代发展,革命热情饱满。关注时事是我们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便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而其目标则在于“广宸听,副忧勤”“酬恩奖,塞言责”“以复吾平生之志”,换言之,以担当者的身份关注、参与到社会现实中去。沈先生的诗歌正是如此,作为一位老党员,他时刻关注党和政府的动态,并加以热情讴歌,如《感吟十九大》《水调歌头·新中国七十周年感吟》《沁园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感赋》《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吟》等诗词均时如此。可谓题材重大、意义深远。难得的是,沈先生斗志不减当年,革命热情饱满,《感吟十九大》中,是“狮醒群龙舞,邦兴特色扬。巨轮操舵满,破浪向前方。”《沁园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感赋》中,是“凭澜起,我泱泱华夏,永屹东方。”这种革命热情,给人以力量和鼓舞,让诗词拥有了积极向上的特色。

二是气势宏大,而描绘精当。当今的诗人,写诗气势宏大较易,而描绘精当则难。一味宏大而无精当描绘,则宏大的气势容易流为空洞的叫嚣。沈先生的诗词创作则较好地避免了这一点。如其《沁园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感赋》,开篇“旗举镰锤,炬秉星光,力挺脊梁。”以细致的描绘展示出中华儿女为了实现救亡图存之志,找到正确的思想,奋力拼搏的图景,宏大的气势正从其细致的描绘中见出。再如其《水调歌头·新中国七十周年感吟》:“十月风雷动,赤帜五星扬。城楼领袖挥手,圈点国图强。七秩中华除旧,是处山河竞秀,世界仰东方。”其描绘是一个明显的七十年时空横跨,是中国由站起来到强起来的整体回顾。然而凭借“城楼领袖挥手,圈点国图强”的描写,七十年的时空也有了一个落脚、一个带动。《咸宁建市二十周年感吟》的“腾辉川岳画图美,焕彩城乡气象融。”《缅怀闻一多先生》的“文章鼓舌争民主,讲演投枪反独裁。”均能紧扣描写对象的特色加以展开,非对其有深入了解,不能为此。

三是善用长时段、大角度的描绘。其《水调歌头·新中国七十周年感吟》《沁园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感赋》是其中的代表。后者的“幸红船启碇,领航引向;南昌起义,震虎敲狼。万里长征,千回百战,抗敌驱倭斗志刚。平内患,更猛追穷寇,一统金汤。”短短数句,将党由成立到解放中国波澜壮阔的28年历史做了高度精简的概括,角度虽大,语言却实,胜在铺排。而后面的“中流砥柱图强,历百载劳心谱锦章。看搜星天眼,导航北斗;问天揽月,护国兴疆。南海涛狂,东瀛风疾,蛮霸横行魔爪张。凭澜起,我泱泱华夏,永屹东方。”则是虚实结合,既有现实成就,又有未来期待,虽立足于现实,其真意却在“感”。依靠这种宏大叙事,诗歌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境界也变得阔大。
不得不说,读沈俊杰先生的作品,让我想到了诗人贺敬之,有人说,他本人也是一首诗。是一首为人民鼓与呼的诗,一首为时代吟而唱的诗,一首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诗,一首读着读着就站起来的诗。沈先生的诗歌创作,庶几近之。
作者简介:
郭彧,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