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春来-827家跨国企业地区总部落沪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12月23日,上海新民晚报综合来自上海商务委的消息,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上海,已交出外资聚能新答卷:已有累计827家全球跨国大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

解读上海高务委最新资料,自2002年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政策以来,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不断增多,能级不断提升,始终保持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地位。截至今年11月底,累计落户上海的全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已为827家,其中大中华区及以上区域总部158家,由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地区总部1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对上海经济发展示范带动效应也进一步增强,仅占全市外资企业总量1.1%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贡献了全市外资企业18.2%的税收收入,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一)高能级总部加速落地
尽管疫情仍使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今年以来,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的高能级总部和研发中心相继在上海落地、升级。
世界500强企业泰森食品中国区总部在今年年初落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植根中国40年的百事公司将百事食品大中华区总部落地上海;莱茵上海公司升级为亚太区总部,路威酩轩集团旗下的诺悠翩雅和芬迪新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1-11月,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6家,其中大中华区及以上区域总部21家。

“在北亚区的五个地方市场中,中国大陆市场无疑是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猛的。因此,在此轮区域改组中,法国总部决定将注册在上海的中国地区总部升级为北亚区的地区总部。”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中国上海升级为集团北亚区总部后,将充分发挥中日韩“美妆黄金三角”的引领势力,创造区域内协同增值效应,让中国大陆市场加速成为集团全球第一大市场。

同样看中中国市场的高成长性,总部位于奥地利埃尔斯伯格的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在今年升级为大中华区总部。记者了解到,贝加莱在中国的收入连续10年增长,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长17%,利润增加率72%,总资产增加率38%,已经成为中国自动化行业的引领品牌。目前,贝加莱在中国设立的11家分公司和研发中心,均授权上海总部统一管理。

牵手广汽蔚来、上汽大众、小鹏汽车、百度无人驾驶车、威马新能源汽车等主机厂,爱达克中国的业务伙伴涵盖了超过80%的国内主流车企。今年7月,爱达克中国升级为亚洲区总部,承诺将以中国市场作为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加大在亚洲区尤其是中国的投入和产出。

(二)嵌入全球创新网络
外资研发机构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上海嵌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接口。去年12月1日,《上海市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的规定》正式实施,促进跨国公司不断提升上海研发中心在其全球战略体系中的层级,在上海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在上海乃至全球获得一系列研发成果。市商务委表示,今年1-11月,上海新增外资研发中心23家,累计设立的外资研发中心已达504家。

拥有独有的研发技术平台,承担全球研发项目的关键步骤和绝大部分过程,研发项目与全球同步,累计研发总投入不低于1000万美元……新一轮外资研发中心政策中明确的全球研发中心的认定标准可谓“严苛”,但仍有5家摘下桂冠。如今,迅达电梯、ABB、福斯润滑油、光驰科技、和记黄埔医药设立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已被国际权威机抅认定为全球研发中心。

从“为中国创新”到“创新在中国”,落地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正赋能全球。德国福斯油品集团在德国曼海姆、中国上海和美国伊利诺伊州分别设有三个全球级别的研发中心,其中上海研发中心聚焦绿色能源的风电、钢铁、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工程机械等,被集团定位于“下一代油品的研发基地”。

作为上海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迅达中国在2001年成为独资公司,40余年来,始终扎根中国、投资上海。今年,位于嘉定的迅达亚太研发中心升级成为全球研发中心,成为继瑞士埃比孔、奥地利维也纳之后又一个全球级别的研发中心。同样将重心放在未来,该研发中心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45项,研发投入占集团公司的近30%,50%的研发项目基于全球领先,比如下一代梯联网产品、紫外线扶梯杀菌产品等。

(三)带动上海经济稳定增长
总部经济如同上海发展的一张金名片,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激情与活力。从数量扩张到能级提升,越变越大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朋友圈”,为推动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注入强大引擎。

用数据说话,体现能级稳步提高。据上海市商务委统计,累计落户上海的82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地区总部占比约15%,如沃尔玛、苹果、采埃孚、圣戈班、通用等;大中华区及以上级别的地区总部占比18%,如诺基亚贝尔、苹果设立大中华区总部,霍尼韦尔、汉高、福特汽车、沃尔沃建筑设备等设立了亚太区总部。此外,还有超过13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上海搭建了跨境资金池,管理的境内外成员企业超过2000家。

“浦东新区仍是全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区域,占全市的45%。徐汇区、静安区,还有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等也在奋起直追,总部经济各点开花。”上海市商务委表示,徐汇区集聚了全球商贸品牌总部,如亿滋、乐高、星巴克等,静安区集聚了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以及罗兰贝格等专业服务业龙头企业,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在出台加快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总体方案的背景下,商务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37家。

作为“领头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对上海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也有示范带动效应。
截至今年11月,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仅占全市外资企业总量的1.1%,但贡献了全市外资企业18.2%的税收收入,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今年1-11月,有2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税收超过1亿元。在2020 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中,共有57家总部企业上榜,其中,19家是进出口百强,24家是营业收入百强,27家是纳税贡献百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上海,已交出外资聚能新答卷:已有累计827家全球跨国大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24家是创造就业百强。


笔者认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上海,已交出外资聚能新答卷,全球跨国大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正方未艾。特赋《喜春来》为评为观。
申城已是黄金舍。
人杰通灵聚宝沙。
全球跨企竞年华。
创意佳。
此处乐安家。
——2021年12月24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