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825期〉
《过节随感》
作者:他山石
主播:飘
总编:阳光波
副总编:夏天



过节过节,有这么几层意思。一是度过节日,陆游《辛酉冬至》: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二是节日庆贺,《儒林外史》:这日是十一月十八冬至,却好庄家送了一担礼来与少卿过节;三是嫌隙纠纷,如:他们之间有很深的过节,很难让他们抛弃恩怨彼此合作。可见,过节的意思和感受大不同,而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过节也是喜怒哀乐各有情愫。

我觉得造成这种情愫原因是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需求放弃精神追求,缺少相聚和陪伴,生活单调、情感缺乏、内心空虚。比如中秋节,由于出差或加班无法跟家人团聚就会感到孤寂;比如春节,有亲戚朋友荣归故里,还未做出成就的人就会感到自卑;比如情人节,有情侣的就会炫幸福,没有伴侣或不如意的就会感到落寞。还有就是攀比心作祟,大部分人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满足自身欲望的地步,看到别人的好,自己没能达到就会徒增烦恼。可见,过节有人会增加快乐、分享幸福,有人徒增惆怅和烦恼,所以说难过的不是节日的日子而是节日里大家制造、渲染、衬托出的节日氛围。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美的。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万物复苏的早春,去打扫墓地告慰先人,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游春,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许许多多的节日,之所以经久不衰,不是因为每个节日后面的美丽的传说,也不是因为它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形式,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这也是所有节日的意义和灵魂所在。不同的形式只是对这个主题不同的衬托和寄思罢了。国庆节让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和爱国家,重阳节让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和爱老人,儿童节让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和爱孩子,母亲节和父亲节让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和爱父母,情人节让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和爱伴侣,过年则让我们更深刻的去体会亲情。
因此,只要心中有爱,无论我们过节的形式如何,我们的节日都会因此而过的富含意义和美好。过节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这便是我们节日的主题,我们为此而过节。



他山石,本名石延峰,内蒙古赤峰市翁旗人,生活于江苏省苏州市,工程学管理学双学士,管理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党员,历任钢铁厂厂长,冶金工程项目经理,社团文学社社长。酷爱文学,摄影,旅游,徒步。在各刊物上发表文章上百篇,曾获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苏州市自然科学三等奖。






总编

副总编

中国都市文学社分社江苏社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