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算是享誉全国,乃至享誉全球的一块“金子”招牌。
每天中午,南坪长江村公交站旁的那排路边小吃特别火爆,火爆的是那家店铺屋檐上,揭挂的那幅店名牌上显示的红底黄字路边“眼镜牛肉面”,路旁摆满的一长串塑料方凳,对应摆放的一长串小凳,密密麻麻坐满午餐的食客,数十个品种的各种小面、豌杂面、杂酱面、牛肉面、铺盖面、刀削面,琳琅满目。
晌午时分,笔者南坪健身俱乐部游泳池游完泳回来,路过长江村这家路边“眼镜牛肉面”,路旁摆满的一长串塑料方凳早已围满食客,不大不小的店铺里,4名青年男女忙碌着手里的活,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叫餐,一边煮制面条,一边配制一碗碗清汤、红汤作料,一边起面…… “二两的2碗原汤牛肉面,来啰……”店老二喊着地地道道的重庆话,将2碗刚起锅的原汤牛肉面,送到围在路旁食客面前的方凳上。
笔者迈进店堂,找上空位坐下,叫上3两原汤牛肉面,“老板,多少钱?”“3两22元。”笔者掐指一算,长江村路边“眼镜牛肉面”比云满庭C区“春森牛肉面”便宜10元,长江村路边“眼镜牛肉面”3两22元,云满庭C区“春森牛肉面”3两32元。笔者打开手机微信,对准墙上的微信支付码扫一扫……连接店家喇叭上的支付系统报出响亮的叫声:“已支付,22元!”
一会儿,店老二端着一大碗刚起锅的“眼镜牛肉面”送到我跟前,满实满载的6大砣三四厘米大的牛肉,伴随撒满的香菜、葱花,裸露在面条上,6大砣牛肉伴随香喷喷的面条,立刻打开我的胃口,一会儿功夫,及时将满实满载的一大碗牛肉面消灭得一干二净。
长江村路边这家“眼镜牛肉面”开业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4名青年男女已从十八九岁的少年少女干到了四十而不惑,无论春夏秋冬,天晴下雨,打霜落雪,从未间断,让附近的打工族,过路客,顿顿围满路边方凳,解决午餐。
长江村路边的这家“眼镜牛肉面”,为何长期保持生意火爆的局面?是因为“眼镜牛肉面”始终坚持“薄利多销、让利顾客、味美价廉”的经营理念,不像其他店家那样去跟随物价的“疯长”而“跟涨”。去年疫情期间猪肉涨至三四十元一斤,今年猪肉价格跌回到十多块一斤,而有的店家跟随猪肉涨价把价格涨上去了也不调整回来,让食客难以置信。
笔者每天路过长江村看到:前后几家面摊生意冷清,食客宁愿到“眼镜牛肉面”等候就餐,隔壁那几家明明有空位坐,也不愿去隔壁面摊光顾。就其原因,食客不言而喻:是味道?还是食欲?或是人气?只有食客心里明白。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