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玉泉街
文/杨俊
在一个周日无事的下午,我独自一人走向项目工地后面的小镇。
说起小镇,其实就是一条沿路的老街,新街随着镇人口的迁移,已经离开山脚另寻交通便利的别处了。小镇上落座着还有不少那种老式木门梁柱的黑色瓦片房,门店内摆放的多为当地土特农产品,以及有些陈列着老旧或带有艺术鉴赏的物件,如木制根雕、玉石陶罐、手工竹器;与老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装饰考究的新楼酒店旅馆,还有副食品商行、现代家居装潢、建材销售等。
我闲来信步地边走边看,把一些有感觉趣味吸引的画面给拍照下来,留存于记忆的相册里,也算是没有白来一趟吧。
玉泉街后与公路平行流淌的是一条青龙河,河水缓慢清澈,自深山中蜿蜒曲折向东而去,河岸上坐落着几幢休闲农庄,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仿佛完全置身于一种听风闻雨树浪惊鸟观山望水的大自然的怀抱里,真是无比的惬意。
沿着街走,一间不大的日杂百货店吸引了我的好奇,店主是位91岁的老太太。她说自己生养了二儿四女,先前是居住在山上的,后来靠政府拨款安置,迁移到街上来的,由于无事空闲就开了个门面,保管日常开销的生计。
三郎镇因处青龙山脉,山中中药材品种产量比较丰富, 如今老街上仍然还保留着类似我国江淮地区七八十年代的中草药铺子,药铺里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三四位七八十岁的老者在闲聊解闷,话题往往是周围身边之事,偶尔也会谈论时下的热点趣事与国家新闻。
大家都知道,四川最有名的腊肉,以其色泽金黄咸香鲜美而久负盛名。腊肉独特的烟熏香美味,皆令食客们难以忘却;熏肉制作的大料、花椒、桂皮、丁香、草果、砂仁食盐、姜葱、大蒜、白糖等佐料熏制而成。
据考证,川酒文化可以说是我国酒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四川是中国名副其实的酿酒之都,全国十大名酒几乎占住了近一半名额,如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水井坊等等。四川人如此地钟爱喝酒,小镇上当然也就不会缺少卖酒的店铺了,看着店面虽然不大,却满街飘香”酒”字吸睛地叫人停步,门前摆放的几口大缸内盛满着美酒,让每一个踏入小镇上的游客,老远地闻酒而来。
走在街上,你会看见为数较多的便是餐馆茶楼,有停车住宿的饭店,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一些文化娱乐设施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如“小镇书店”门面设计考究,店门敞开不大,且竖立插牌告示:本店书籍,免费阅读,不买卖,不借阅,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小镇上还有一个最大特点,那就是街镇门前随处可见的麻将桌,只是围坐一起的皆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男女,青年人较少,基本上都是外出打工去了,或者是守着家乡本土上班。
关于四川人为何如此偏爱麻将,我想也许有以下的几点原因吧:一是,有点毋庸置疑的,麻将乃中国国粹,中国人总是爱以搓八圈或以桌上游泳来称呼;二是,四川地理位置特别,山里人多不愿出远门,习惯自耕丰食的多代人形成的一种氛围;三是,近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多打麻将,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四是,四川人本来就喜欢“麻”的东西,当然不会放过带有“麻”子的麻将了;五是,都说四川人特别热情好客,麻将也确实是搞好人脉关系促进友谊维系情感的一种消遣方式。
由此可见,四川人的慢生活节奏,其实并非完全偏激说法的那种好吃好玩,而是一种对人生看得透彻的安逸闲适,再加上天府之国的巴蜀水土气候宜人,以及他们的豁达心态与豪爽自由,也是促使生命活跃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作者简介:杨俊,笔名信步游,中国十七冶集团公司职员,喜爱看书,写点文字,抒发情感,偶有作品散见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