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永远不得忘却
文‖贺庆昂(南京)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次,女老师孙玉娥给我们上语文课,学习革命烈士诗,是革命烈士何敬平在重庆渣滓洞写的《愿把牢底坐穿》这首诗,诗曰: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
坐牢又有什么稀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在解放前夕,蒋家王朝即将覆灭,革命烈士何敬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了,新中国的解放来之不易,牺牲了成千上万的烈士们。接着孙老师给我们讲了当地的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的过程……
194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空乌云密布,微风习习,天黑沉沉的。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恶战就要开始了。二十多位抗日大学生从延安“抗大” 学校出发,奉命到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任职。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领导干部饶漱石等人都驻在那里,开展苏北地区的抗日战争,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这些抗大毕业生渡过泗洪县西面的淮河,经过双沟镇北面的下草湾村,又路过东南方向的石牌村,感觉一路很顺利。他们都是百姓打扮,身上携带短枪,为了安全起见,路上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后来,他们认为离新四军军部不远了,没有危险了,就集中行走,没有分开。
抗大毕业生走到盱眙县管仲镇宗岗村时,突然遭到日本兵的伏击,十五个日本兵埋伏在路两边,架起机关枪疯狂地扫射,抗大二十多名毕业生猝不及防,壮烈牺牲。仅有一个学生在后面解小便,离前面远一些,侥幸得很,逃脱生还。他满脸是血,逃到贺庄村,见到村里的老百姓,嚎啕大哭,诉说遇到敌人的经过。老百姓把他藏起来,表示一定要为这些烈士们报仇!这个撤下来的一名大学生,他就是唯一活下来的当时遭到突然袭击的历史见证人。 在洪泽湖活动的抗日武工队听到枪响,听到有老百姓来报告情况,便全副武装,前来支援,坚决消灭日本侵略者!
武工队队长程明武说:“根据我们交通员提供的情报,是从延安过来的抗大学生二十多名,路过宗岗村,遭到日本鬼子的伏击。仅逃一人,其余全部牺牲。我们要快速前进,追赶过去,为烈士们报仇!”
副队长王海民说:“先骚扰,把小鬼子引到村里打,因为正面打不容易取胜,日本兵有机关枪,而我们只有步枪和手榴弹及大刀。”
武工队以最快的急行军的速度赶到了宗岗村,他们义愤填膺,同仇敌忾,不到一个小时,十五个日本兵全部被消灭。
后来武工队获悉:是延安混进反动奸细,将军事秘密泄露给盱眙县日伪军马五,马五又把消息报告给日本宪兵队,派十多名日本兵搞伏击,抗大学生才遭到袭击的(马五在一九五0年镇压反革命时,被管仲镇人民政府枪毙)。
一九八八年,在江苏省民政厅负责人,泗洪县民政局局长陈建邦,双拥办公室主任贺庆扬的领导和安排下,于一九八九年,在宗岗村修建了烈士陵园,纪念碑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上将张爱萍题写的 “宗岗战斗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镏金大字。让人民世世代代纪念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烈士们永垂青史!
每年清明节,盱眙县管仲镇中学、鲍集中学、兴隆中学,两千多名师生到宗岗村烈士陵园扫墓。各个机关团体全体人员也都去凭吊革命烈士。新中国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这件事过去五十多年了,可是,我永远不得忘却。烈士们为国捐躯,人民永远怀念他。后来我长大了,当上小学教师,每到清明节,我将小学生带到离我们学校三华里路远的宗岗烈士陵园,献上花篮,凭吊革命烈士。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做一名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2019年4月5日清明节写于南京市


作者简介:贺庆昂,男,江苏省盱眙县人,现居南京市,一九五五年十月出生。退伍军人,后担任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当代作家。南京师范大学专科毕业,二0一四年退休。著有长篇小说《王墩庄巨变记》《创业记》《金陵漫记》三部;《家乡的秋天》散文集一部;《贺庆昂辞赋集》一部;短篇小说集《我的老班长》一部;《贺庆昂诗词集》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