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近北京钟鼓楼(5)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近北京钟鼓楼之五
今天,作为“走进北京钟鼓楼之五”,也是最后一节,我们侧重追溯一下历史,这或许会在有关文字和情节上与此前的几个章节相重合,或有雷同之处,在此,也请大家多多理解,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
关于钟鼓楼的历史文化沿革,我们必须尊重历史的真实性。
为此我们查阅了相关的史料,并且作了相关记录,从中我们获悉,元代鼓楼在大都中心,原名齐政楼,取齐七政(也就是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义,其位置在明清鼓楼以西,今旧鼓楼大街南口。

北京钟鼓楼
根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十八年营建北京,重建钟鼓楼。
据谈迁《北游录》记载,早在清顺治十一年,也就是1654年的时候,其二楼曾毁于火灾;时间到了乾隆之时又进行了重建;时间到了嘉庆五年,也就是1800年的时候,又进行了重修。
直到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侵京师时,钟鼓楼上的文物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只是其建筑幸免于毁。
时间到了民国年间,钟鼓楼开始对外开放;时间到了民国十三年,也就是1923年的时候,便将鼓楼改为明耻楼,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复改为齐政楼。
时间到了1957年,钟鼓楼被正式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时间到了1984年,政府特别拨款重修了钟鼓楼。
1987年和1988年,鼓楼和钟楼相继对外开放,随之以后,作为展览功能的文物建筑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和利用。直到1996年的时候,钟鼓楼被正式列为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