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青春修湘黔
挑灯夜战

(四)
吃上了一顿有油荤肉菜的好饭,大家的情绪别提有多高了,就像加满了油的发动机,转速一下子就上去了。
吃了饭,我从炊事班弄了一脸盆热水,正想擦洗一下。忽然发现屋里冷冷清清,就问正在修十字镐的炊事班唐班长:“人都跑到那儿去了?”
唐班长头也不抬,慢悠悠地说:“加夜班去了。”
我急了:“那怎么不通知我?”
唐说:“通知什么,都是自愿的。”说着他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你今天腿还没有走断啰。”
我顾不上理他,赶紧抄起一件工具就直奔工地。
工地上灯火通明,人流如潮,热火朝天,比白天还要热闹。
深秋的夜晚,已是寒气逼人,可许多人干的兴起,索性脱了破褂子,光着膀子干起来。
后来,自愿来工地的人越来越多,狭窄的工地上已是拥挤不堪。
为了等到一担土得排上几分钟的队。而好不容易挑上的那担土一路上在人流里挤来挤去,磕磕碰碰,等挑到目的地已经没有剩下几两了。
现在看起来,当时的人力使用不是太科学,(应该说是太不科学)在有限的施工面上投入的劳动力太多,以致经常发生窝工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劳动力的浪费。
当时,我所在的那个指挥部,每公里投入的人员密度达到了2500人!许多人之所以晚上自愿来加班,就是因为白天没活干,等活干。
大家晚上主动来加班还因为铁建民兵们个个都是争强好胜的热血青年,谁也不甘心落后。
县与县之间是这样,营与营、连与连之间也是这样。如果说,你那个单位不行,落后了,那比打他的耳光还令他难受。
那时,邵阳地区西边的几个县从新晃向芷江一字排开:洞口县指在新晃,绥宁县指在红岩,武冈县指在波州,城步县指在对伙铺;隆回县指在上坪,新宁县指在新店坪。
各县经常有施工人员装作闲逛去侦查邻县的工程进度。一回来说人家的路基上得快,肯定会让上上下下的人紧张一阵子。然后就赶紧布置突击、加班。
当时的人穷是穷,可更要面子。

工地上最热闹的地方是打夯的人群,特别是有女子连的女民兵参加的夯锤,更是干劲冲天。
小伙子为了在女民兵、特别是漂亮的女民兵面前显示自己的阳刚之美,常常像发了疯的野牛一样干活,把夯锤抬得飞快。害得女孩子们即使是不用力也跟不上他们的快节奏。
男孩子们则虽然累得脸色惨白,嘴角直鼓白沫,还是满脸的得意。
这也应了“异性相吸”的原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后来,县指挥部发现了这个诀窍,就把二百余人的女子连当成了宝贝和秘密武器。哪个地方的工程进度上不去了,就把女子连拉上去,使出这把“杀手锏”。
这一招往往百分之百奏效。女子连一出现,那个工地立刻士气大振。男民兵们像打了鸡血针,兴奋得嗷嗷叫,工程进度也刷刷刷地直线上升。
而先前那个与女子连配合施工的男民兵连队则立刻像遭了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当天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挑灯夜战的铁建民兵们才打着哈欠,抹着满头的露水回驻地洗脸、吃饭。
他们大部分吃完早饭,稍事休息后就又会扛着工具,迎着朝阳走上工地。
也有些人累得实在受不了了,也会拉开被子,蒙头大睡一觉。
而连排班的干部们则会很正常、很善意地看待这种情况。
王连长会说,狗日的们累坏了,别叫他们,让他们美美地睡!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