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三位藏友
作者:王世林
当下,全国出现了收藏热,有人曾估算,全国收藏大军至少八千万,正印证了那句古训:“乱世藏黄金,盛世收古董”。许多人把收藏当做风投者的天堂,冒险家的乐园,总想捡漏,一夜暴富者众,有的由痴迷到癫狂,到了邓板桥那句:“举世好骨董,甘为人所欺”的地步。所谓:“玩古上瘾,玩的就是这种心跳”,这话一点不错。我虽不做收藏,但在我的朋友圈子里,就有三位玩古上瘾的朋友,他们都是文物收藏界的高手,他们的收藏内容不同,收藏的方式也不同,可谓各有千秋!
第一位是靠眼力收藏的朋友。他已有30多年收藏历史了,为了收藏陈设需要,特在城乡结合部盖了个约有几百平米的四合院,安全起见,他不仅每天吃住在这里,还养了一条大狼狗看家护院。一次他特邀请我们几位彼此无话不谈的退休老朋友去四合院做客。开席前,他主动邀请我参观一下他的藏品,我欣然接受。这时,其中一位朋友玩笑的对我说道:“你别看他那玩意,全是假的”。主人回应道:“俗人,狗屁不知,你懂个啥”?这一来一往,逗的大家哈哈大笑。我有幸在四合院几个房间里,参观浏览了带有铭文的陶器、青铜器,大小铜鎏金佛像,名贵的紫檀、黄花梨等木器和象牙、犀牛角等,还有齐白石、张大千、沈延毅等名人字画。这些藏品过去只能在收藏图谱书中,或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能看到。由此,我深切的感到,五千年文明古国之博大精深,“藏宝于民”不是一句空话。
我调侃道:“前些年市纪委查处市局某领导干部腐败案件,在搜查其家时发现大量的古玩,名人字画等,委领导本以为这是一个特大案件,后经专家鉴定基本都是假的,几乎百分之九十九是赝品,不知你这里有多少是赝品?”
他笑着回答说:“中国古玩收藏有近千年的历史,交易市场始终充斥着假货,尤其是现在,我估计,当前收藏大军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收藏着百分之九十五的赝品。 都说古玩好玩,玩好难,发现、鉴定、辨别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稍有不慎就会遭遇不测。天下没有常胜将军,我也保证不了我这些藏品都是真的,但凭我30多年的收藏经验,不懂的收藏门类我不轻易下手,有疑点的藏品不去撞运试命,我确信所收藏的相当部分应该是真的,我相信自己的眼力。”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其实,自我在他茶室看到那几本《明清瓷器鉴赏》、《收藏家》等大型工具书那一刻起,我就认为他具有与古人对话的资本,开始相信他的眼力,凭他的聪明才智和对收藏学问的刻苦钻研,凭他博古通今侃侃而谈的才学,他的藏品相当部分应该是真的,哪怕是十分之一是真的,那也是价值连城。
我问道:“你已年近古稀,为什么不抓紧将这些古董拍卖出去,从此享受余生,难道是都留给儿子将来处理”?
他苦笑着回答说:“儿子对我这些东西根本不感冒,也不懂,他是指望不上了。我也想卖,曾到过国内多家拍卖行,很多古董是有价无市。况且,一些好的物件我还舍不得卖,那可是我多年的血本呀!”他的言语中既有收藏的成就感,也流露出当下对这些藏品如何处置的矛盾复杂心理。看得出,他很纠结。
有人说,古玩行里有捡不完的便宜,吃不尽的亏,觅不够的宝贝,缴不清的学费。这些年来,同行栽在里头,家财散尽的不在少数。然而,他却稳稳地都度过了,我不知他在古玩圈子里究竟赚了多少钱。但我知道,他在这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如果说人生应有三重境界,他已达到第二重---趋名,心情愉悦,精神上有所寄托;下一步应该是第三重的最高境界---趋静,灵魂上的修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遗憾的是,目前他还在为物所困,尚未迈过这步坎。
第二位藏友是靠财力收藏的朋友,是年龄不到50岁的公司老总,与众不同的是,他收藏的不是古玩,而是全世界各国生产的缝纫机、照相机、摄像机、报话机等一系列产品。当然,这些东西时间久了也就成文物了。起初是在朋友的启发下,每样产品仅收藏几件,后来竟一发不可收,不到10年时间就花费近2千万元,几乎将全世界各国生产的第一、二、三代不同品牌的产品全部收购旗下,因实在摆放不下,又租用了租期20年的两栋别墅专用摆放。
某日,我与几位好友应邀到他别墅里参观,一进展厅门,首先见到的是走廊两侧摆放的缝纫机,主人见我对走廊两侧摆放的缝纫机有些疑惑,便解释道:“所有摆放程序和位置,都是按照风水先生意见摆放的,每样产品的摆放位置都是有讲究的”。足见他对这些藏品是何等的重视。他还告诉我说:“为摆放这些东西,装修就花了200多万。这些物件不像古玩越旧越锈越好,买到手就没事了。而这些东西稍有不慎就上锈,摆放头几个月就因室内有潮气全部生锈了,不得不雇一帮人擦拭一周才复原,现在每个房间安放一部空调,雇专人看管温度,以防止再次生锈”。
当我参观到最后一个房间时,我震惊了,只见约60平米的房间内摆满了贵州生产的各式各样的茅台酒一应俱全。
我不禁脱口说道:“有钱人真任性!”
他笑着说道:“是挺任性的,不过收藏茅台酒我没有后悔,主要是占用空间小,不仅好管理,还有保值增值价值,不像那些物件管理难度大,我几乎每周都要过来查看几次,牵涉我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目前也看不出一点升值价值,怎奈已是覆水难收”。话语中似乎充满了无奈。
说实在话,对这位藏友收藏的这些文物是否有升值空间,很难预料,我也不懂。但对他这个人我比较了解,他与其他从事文物收藏者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不仅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还是一个有内涵的文人。文人内心有情怀,他并不只是看这些文物是否有升值空间,更是想用收藏来呈现其文物的文化价值。客观的说,近十年的收藏经历,并未影响他的生意,反而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我确信,既然他选择了觉得对自己生命有意义的事,就会坚定的走下去。玩收藏,享受的就是收藏过程。就像当年的鲁迅先生,一生曾收集过很多文物,并在古籍善本和金石碑拓等方面颇有造诣,但他最让人所称道的,还是他的小说和杂文,这种能深入其中,又超然物外的自由与洒脱,实在令人羡慕。
第三位藏友是靠实力收藏的朋友。所说的实力不单是经济实力,还有个人能力、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他收藏的古董是从某国收购回的近3万件“海底捞”,也就是当年某世界列强从中国搜刮抢劫的文物,在船运途经到某国海域时不慎沉入海底,后被人打捞了上来。这位藏友为让这些古董回归中国,不惜花重金从该国收购回来,并决定将其中10件国家一级古董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对他这种义举,圈内人都十分钦佩。某日,我们五位老友应邀到他那里参观浏览,只见各种玉器、青铜器、瓷器、紫砂壶、金银器等布满三个展厅,除了书画,各种古玩几乎应有尽有。参观结束后,我们跟随主人走进茶室,就这些古玩下一步如何操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快大家的意见与主人意见达成共识,一致认为,首先要请专家逐一鉴定出古玩的年代和产地,然后选择适当时机,在城里进行一次大型文物展。同时,要成立一个古玩交易所,可现场完成交易,这样才能回收一些资金,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一个月后,他再次邀请我们几位老友小聚,在餐桌上我们意外的听到他给我们讲了一个近期发生的事,令众人惊诧不已。他说:“前些天一位本不认识的80多岁资深藏友,在家人搀扶下来到我这里,要求参观一下我的藏品,从参观过程的彼此交流中,我看出这位老者很在行,并对我的藏品给予充分肯定。参观结束后,他对我说自己搞收藏也几十年了,现在老了,玩不动了,但我那些藏品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带到坟墓里去,我得给找个好人家,这样才能保证我这些藏品生命的延续,于是,我通过今天在你这的参观考察,觉得你具备实力,是最合适人选。于是,他决定将收藏的15000件藏品全部赠送给了我”。
听到这里,我们都震惊了,起初都对这位老者这种无偿赠送行为感到不解。忽然瞬间让我想起一位也喜欢收藏的老人曾写过的一篇题为“当我要去养老院的时候”的文章:“当我看着满满的一屋子一样也带不走的东西,我忽然觉得,我的这些所谓财富都是多余的,它们并不属于我!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比尔·盖茨要把自己身后的财产全部捐献;为什么马未都宣布要把他博物馆的全部藏品全部捐献。那是因为他们明白:这一切原本就不是他们的,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倒不如沽名钓誉,落得个积善行德。多么明智!”
我明白了,也理解了老者的行为,这正是他活到通透后的义举。因为每个人都终将离开这个世界,就像这位老者手中的古董一样,总会有那一刻,两手一放,一件也不能带走。正所谓:“真正的拥有,不一定要占有,而是放手”。
从上述我与三位藏友的简要故事中,我真切的感受到,收藏人的生存法则,就是凭眼力、财力、实力和机遇收购进来,藏起来慢慢地欣赏和琢磨她的学问,享受文物的历史沉淀和流传经历,然后在有生或去生寻找一个合适的归宿之所。人各有志、各有所好,即便把收藏文物作为投资来做,也无可厚非。但是,切莫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己,一旦心灵被世俗的杂念填满,就找不到生活的真意。每个人都有太多舍不得放下的东西,我们越是不忍心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手中溜走,我们越无法真正得到。有时即使千方百计得到了,也将成为自己的负担,最终到老了都将放弃,你所收藏的古玩仅仅是个形式和过程而已。
我曾在网上看到很有有哲理的一段话:“人的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著,必有所束缚;有所得,必有所失”。我们如果日夜为欲望奔走,就会耗失自己心灵的健康;我们如果成为文物收藏痴,就会忘却有情世界的珍贵。正如《道德经》所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作者:
王世林,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世界汉语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出版个人诗集《墨染清秋》;有散文、诗歌、小小说、报告文学等70余篇先后发表在《芒种》等市级以上报刊杂志,30多篇发表在国内多家微刊公众号上。其中散文《三月雪》获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并被编委会评为特等奖,入编《中国当代作家名作典藏》;散文《母亲》获第六届中华情散文大赛金奖和最美散文奖,并收入《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散文《感悟落叶》获文豪杯中外诗歌散文年度赛十大新锐之星奖;散文《望乡》获“鲁迅文学杯”全国文化精英大赛金奖,并收入《东方文韵.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