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人曾经的“聪明”来源, 特稿哥李万卿 2021-12-22 07:00

镇平人,很聪明 ,很会赚钱,啥都能卖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镇平人又发现一个赚钱门路——卖户口。
当时,精明的镇平人发现,许多人开后门找关系找理由将户口从“农村户口”变更为“非农业户口”,也就是后来说的“农转非”。
镇平的领导人突然发现,这是个很好的开发项目啊,与其让少数人赚钱不如让政府来赚钱。这比其它的开发其它的改革开放更实惠,更有价值啊。光卖户口不安排工作也不好整啊,这么多的人都进城没有工作也不安稳啊。
于是,镇平人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卖户口卖工作”。
拿六千块钱,我给你农转“非”,再交一千元钱我给你招工,勿需群众推荐民主评议,勿需调查上三代“黑”或“红”,赤贫不赤贫当没当过土匪或者军统特务,勿需检验本人是聋是哑,偷鸡摸狗,就像进戏院子看杂耍交了票就有座位。
政府给的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万万不可错过。镇平人的伟大创举轰动了全县人的心,也轰动了周边县区人的心,纷纷带着人民币来到镇平县府前街县政府大门口的城关派出所排起了长队。
百代耕田的老农揣着改换门庭的希望,遥望着子孙的来日富贵。把血水淌出来了,把汗水淌出来了,淌出了他们额皱上的灰灰亮泽。风吹着大家的踊跃,大家助长着风动的得意。
就这样,镇平人一下子赚了几千万。那个时代的几千万啊。
卖了一阵后,镇平人发现,这生意咋有点迟钝了,有点不对劲了,是不是有点贵了。
没事,降价,三千元再卖一茬。
于是,呼呼啦啦的又卖一茬,呼呼啦啦的又风光了一阵。
过一段时间后,又发现“生意迟钝了,聪明的镇平人立马吆喝,“大甩卖了,大甩卖了,六百元,咋样?咋,还嫌贵,那就五百元,这下总不嫌贵了吧。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啊。快点啊。马上停止了啊。”于是,又有一大波人,上了这个人“贼船”。
又卖了一阵后,确实没人买了,确实没有降价空间了,再降,政府都难看了,政府的脸,主贵啊,不能那么贱。
这户口卖不动了,咋整?还得整钱啊。没事,开动脑筋,没有我们镇平人办不成的事,谁让我们镇平人聪明那。
对,动员干部职工退休转让身份,你退了你儿子你孙子顶替。以桃代李 ,优惠价 ,只要两千元。才二千块就能让你的儿子孙子大富大贵,这生意,你们还不干,傻瓜啊,并且,时间有限啊,过去这个时间就不再办了。
于是,又一大波人怀揣着大富大贵的梦想跳进了这个“坑”里。
于是,人事劳动部门成了香饽饽,央人托己找关系,快快给咱们办理,别耽误了,到时候停了。于是,镇平城又热闹了一阵。
这么短时间,这么快就挣了这么多钱,咋花?这也得投资啊,也得钱生钱啊,总不能搁银行挣那一点点星星点点的利息啊。
可投资得有项目啊,没项目,咋整哩。有聪明人说了,“搞旅游,来钱快”。可县城周边没旅游资源啊,不中咱整“阴曹地府”“天上人间”吧,反正,人们没见过,好糊弄。
于是,投巨资在县城北部挨住国道的地方整了一个“阴曹地府”“天上人间”,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巨龙神宫”。门票30元,在当时不低,贴现在300元。我们很快就要发财了,很快这投资就赚回来了。
可惜,“巨龙神宫”,好景不长,太贵了,没人看,不中 ,那就降价,十块,咋,十块也没人看?那就动员行政手段,各单位各乡镇分几十张几百张票,必须去看,各干部职工也分几十张票,必须卖出去。
于是,镇平的干部职工携老带小,去“阴曹地府”“天上人间”接受教育了一番,去提前“实习”一下未来的生活环境。
神话就是鬼话,鬼话就不长久。不长时间,在人们“实习”过未来的生活环境后,这个“天上人间”就关门大吉了。至于发财没发财,小老百姓不知道,那是官员的事情。
再回过来说“卖户口安排工作”的事情。满怀大富大贵梦想的老百姓突然发现,你这工作不挣钱啊,跟种地不错上下啊,于是,就有意见了,就找政府牢骚了。
企业不景气,政府也没办法。干脆,咱也不管了,反正,钱已经赚了,也花了,后悔也晚了。于是,就对那些善良的投资人赞助人说“世上道路千万条,条条大路通北京,创业光荣,自谋职业光荣,现在工厂不景气,你们去卖菜吧,去推三轮车吧”。
于是,这一群怀揣着“大富大贵,光宗耀祖”的人成了“菜老板”“三轮司机”了。也行啊,企业虽小,毕竟是自己的,自己说了算。嗨,看这整的“啥拍名”,咋给江东父老交代哩。
聪明镇平人,在社会文化的复杂里暴露出他们的幼稚、纯朴和盲从,这与他们喜于赶潮喜于刮大风的文化心态是割离不开的。实际是古老的“光宗耀祖”思想在作祟。
镇平有句古老又很时髦的话“自己人不捉后悔半月。自己人捉自己人稳妥,无风无雨,安生啊,捉其他外地的,人家告咱啊。
镇平人真能,特别是领导真能。
(阎英明写于1996年 贾元武修改于2021年12月17日)
图片
阎英明: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协会员,南阳作家群代表作家之一,原镇平县文联副主席。
图片
贾元武:资深媒体人,著名评论员,河南省摄协会员,编辑、记者、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