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城采风小记》
文/王兴孝〈渝州人〉
辛丑冬月,昌州岁寒,海棠雪藏,梨林沉寂。然古城民风淳朴,千年史淀,唐宋文韵淌流,厚重之中足可驱寒,小景季薄断不使大景弱色。故此,吾等知青诗社三十余诗友在此时得昌州诗词楹联两会盛情相邀联合采风,欣然践约。

渝州主城距昌州百里,商议定下乘绿皮车前往,忆旧触情,追昔也是一味。众诗友沿途车中琴拉诗咏,笑声欢歌,旧事叙侃,四个时辰悄然而过,全无舟车之疲劳,我想是日定会有诗友对这绿皮车之行笔触。
抵昌州,主人早已待车静候,握手致礼相谢!遂同车达“十字坡客栈”食宿。此栈借道水浒故事之场景而小设,忠义厅,虎皮椅,大瓦缸,夜灯笼兼而仿之。有张老板未睹张青之行义,有二娘未见二娘之小样只识二娘之小质。然古色古味有得一二,也算农家乐之特色一隅。

稍息,主客联谊会开始,国粹开场,诗词吟咏,吹拉弹唱,拨墨书文,好一派雅风四溢,文香扑身。两地三会情融而得圆满,意犹未尽,指待来日相逢。

次日上午,因猫妹下午须赶回家向儿子报到,原本定在当晚的诗社年会提前召开。诗友准备已久的节目终于一展身手,激情的诗朗诵,独唱,各种乐器演奏悉尽上场,欢声笑语经久不绝,异地的年会充满别样的风情。我想这年会定会刻印在诗友们的脑海中,美好地寄存。

午后,根据原定计划,此次的采风重点在中华梨村进行。数十里连绵的梨园,梨树冬歇,只见梨技蓬展,远看似枯枝,近瞻有稚叶胚芽悄吐,青衫红唇潜伏。感叹这连垄梨林,若是梨花盛开时不知会醉翻几多人。此次梨林小观,虽有未睹梨花之小憾但也有睹梨林生命状态之小获,也不算虚了此行。

次日,采风活动结束之日,本欲往博物馆一览,谁知忘了当天是全国闭馆日,怱怱赶至,结果失望而归,有点怅然。为弥补所憾,午后遂到昌州兴龙湖尽兴一游,兴龙湖位立昌州主城,湖面清澈,有白鹭而栖,长廊亭廓雅致,水草绿植蔟围,是一个休闲养身的好去处。
为时三天的采风活动结束,回程高铁,转瞬便已归家。来时绿皮车,回时高铁,两者各有千秋,值得玩味。

作者简历:
王兴孝(笔名:渝州人)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 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重庆知青诗社常务副社长 笔耕诗歌,散文,文学剧本。作品散见于《新浪博客》《新浪微博》《今日头条》《都市头条》《东方诗歌》《真的爱读》《壹品小筑》等大众媒体 有作品入选《中国百年诗歌精选》《枫叶红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