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意的中国成就诗意的人生
——读欧震诗歌《诗意中国》
邱启建
欧震老师的诗歌《诗意中国》,我是从刘海平老师的朋友圈听见的,所以说听见,是因为这首诗是由刘海平和牡丹两位老师朗诵的。
《诗意中国》所表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文字也是诗意盎然,而切入点却很小,小得似乎毫不起眼:
其实,从屋檐滴下的一颗水珠里
你就可以感受到中国的诗意
为什么诗人能感受到中国的诗意?那些雨滴真的都充满了诗意吗?是!也不是。所以说是,是因为我们所能感知到的许多事物的确都含着诗意。说不是,是因为生活的实质并不如人们所想像的那样美好,很多时候可以说是相当残酷,这残酷甚至就包含在了那雨那云那阳光里。可是,在诗人的眼里,他所看见的并不全是那些不如意的人或是让人伤感的场景,他所感应到的,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中国。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诗人本身就有一颗诗意的内心世界。

凡是具有了诗心的人,就算他所遇见的真实生活是狼狈不堪的,他必然会想办法在那一片惨不忍睹的废墟上,尽可能地翻捡出几粒带有光泽的沙子。
或许有人对此会不以为然,他们会说,能够捡到带光泽沙子的人,定然不是在真正地废墟上,否则,那废墟不知被多少泪水浸透过了,哪里还有什么带光泽的沙子。
诚如前文所言,能够在废墟上捡到带光泽沙子的人,必是具有诗心的人,如果不具备这种诗意的情怀,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不可能捡到带有光泽的沙子,哪怕他就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哪怕他锦衣玉食。所以,因为诗人是怀了诗心的人,他的眼里出现的中国的情景才是:
于是柳丝在舞,燕子在飞
于是桃花红了,杏花白了,油菜花黄了
于是姹紫嫣红,流光溢彩
中国在写着一首关于春天的诗人
看看,在诗人的眼中,中国是多有诗情画意,多么的生气盎然。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想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兴许大家看了以后,就会认同我所说的话。这个比喻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谈过恋爱的人大概都经历过,不管自己的恋人在他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优秀或是多么的不堪,但是在他的眼中,那恋人定然是天下无双,是没人能比的。中国也是一样,不管中国有着怎样的情形,在诗人的眼中,中国就是处处充满诗意的。甚至:
从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笑容里
你都可以感受到中国的诗意
它是温馨的,闪烁着梦想的美丽
它是自信的,绽放着人生的豪迈
我想诗人是没有说错,中国不仅正在做着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而且正在用实际行动努力地把这一梦想逐一的变成现实。
我们常说,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就如我现在所说的诗意的中国,在这里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就是不管我们有没有感受到中国是诗意的,真实的中国就在这儿,中国的骨子里是含着诗意的,这就需要我们用诗意的眼光来看待,用诗意的情怀来感受,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可以感受到:
中国的诗意无处不在
它折叠在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的风雅里
它呈现在挥毫泼墨笔走龙蛇的宣纸上
它起伏在高山流水响遏行云的旋律中
它奔腾在大风起兮千古风流的故事里

是的,正如诗人所说的,不论是在粼粼波光的湖水,还是在充满奇幻的崇山峻岭,抑或是在神秘诱人的奇峰险滩,只要是有人向往的地方,都是透着无限的诗意的。
中国不仅仅只是地大物博,也不仅仅只是人口众多,简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每一颗沙粒,每一片树叶,都是透着诗意的,因为有了诗意,所以,诗人从他的所见所闻中才:
读到了优雅的气质
读到了幸福的光芒
我看见——
你的眼里,正在大步流星地
走着一个器宇轩昂的中国
在世界民族之林走着的,何止一个器宇轩昂的中国,自然也包含了每一个充满了生气的中国人。因为有着每一个中国人的顽强拼搏,中国才器宇轩昂,因为中国器宇轩昂,每一个中国人才能够扬眉吐气,才能挺直着腰板。
因此,诗意的中国与诗意的人生,这两者是相互成就,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说诗意的中国成就了诗意的人生,这话是一点也没有错的。
全文一千五百字左右
2021年10月3日23时30分

作者简介

真名:邱启建,笔名,汉江一柳,湖北省宜城市人,湖北省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