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碎片》空山碧流(1)
--说隱士与隐士文化
文/牧夫
编辑制作演播/慧觉

現代的社台再难有隱士和“隱士文化”的现象了。大量涌人的西方文化價值観念對傅統文化觀念的衝擊浸透,使人們活得更爲現質,更爲势利,更爲自我,更爲實用。在金錢名利和傳統文化價值的天枰上,人們的文化價值観向金錢名利的傾斜是不言而喻的。

我有一位年輕的朋友,知道我在写這篇文章的時候,不無嘲笑地對我说:都什麼年代了,還鼓弄這玩藝兒。當他談起周潤發、劉德華,談起範志毅、高峰,談起張惠妹、王菲,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絶。我問他,這些先生小姐都是誰?他瞪大了眼睛,你連他們都不知道,你還知道什麽呀!以他的意思,只要知道了他們,就知道了一切。我反問他,你知道老子嗎?你知道莊子嗎?他輕蔑的笑了,笑得我心裹發虚。老子是爸爸、是老大、是我!極大地張揚了以“自我”爲中心的個性。待他弄明白老子、莊子在中國的社會定位後,他却笑得燦爛起來,我不需要知道他們。這個時代只需要周潤發、範志毅,只需要肯德基、迪斯科……

這回該我無奈了。兩種文化觀念的心理碰撞使我震颤。年輕的朋友不僅僅是在排斥傳統文化,而是在拒絶!與拒絶傳統文化形成鲜明對照的是泰坦尼克號的主旋律,肯德基快餐店攒動的長隊,美國大片,F--117型飛機……大工業文明對手工 業、農牧業文明的衝擊替代,使得我們所恪守的傳統文化觀念只乘下躲藏的份兒了。社會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两難,遭遇了二律背反。

人們在盡情地享受着物质文明的成果,社會的人 膨脹着極大的享受欲望,金錢欲望,名利欲望。没有人願意煉狱般地將自己回歸
一次,在寂寞清貧的生活裹尋一份思想。傳統觀念、文化道德素質的下滑,人文生命的蜕變,少却了許多思想的流溢 ,生命的意義馬上變得蒼白起來。

毫不掩飾地説,這是一個不能産生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大思辯家、大文學家的時代。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是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