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凭阑人-中俄元首峰会余音末了*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12月18日参考消息网头条评论,将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的 原题:莫斯科和北京从美国那里吸取了教训(作者 该社专栏作家彼得•阿科波夫)文章,冠以“中俄关系已超越西方式同盟”新标题,引人注目。摘要如下:

俄中元首15日举行的视频会晤体现出,两国的关系超越了西方式的盟国关系。这是两国元首自2013年以来的第37次会晤。
要不是新冠疫情,估计会晤次数早就超过50次。不过,两位领导人很快就要见面了:明年2月初,普京将飞往北京,既是为了举行会谈,也是为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美国总统出席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时大多数美国精英认为,俄美中三角关系将主要在美国的影响下构建。但13年过去了,我们看到的世界局势与美国战略家们心中的图景截然不同。

俄罗斯和中国并未缔结正式的军事政治同盟,但它们的关系确实已经超越西方的同盟关系。因为后者(不同程度地)建立在小伙伴对盎格鲁-撒克逊老大哥的依赖之上,而在俄中关系里占据重要地位的是平等和共同利益。这种利益既是这两个国家的,也是全球的。

为了防止失败的盎格鲁-撤克逊霸权的崩溃带来全球混乱,避免俄中因此遭殃,人们需要稳固的俄中关系。于是,莫斯科和北京进一步拉近关系的战略选择不难理解:这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任何外部力量可以干扰两国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领导人在会谈开始时就对普京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称赞普京坚定支持中方捍卫本国核心利益,反对离间中俄的企图。确实,普京不久前提醒说,个别西方国家公然企图离间俄中,他强调俄中将通过增进伙伴关系和加强国际协作来应对。也就是说,你们越是努力让我们争吵,我们的合作就越是紧密。美国人的伎俩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秘密。

俄中领导人很清楚,不能给美国人留下可乘之机,不能让他们制造俄中裂痕。毕竟,对俄罗斯和中国来说,将两国团结起来的因素,比所有可能造成它们分裂的因素都要多得多、重要得多。
上世纪我们自己一度毁掉了两国盟友关系。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做文章。历史提供了从错误中学习的可能性。俄罗斯和中国很好地吸取了历史教训,现在可以坐看大西洋玩家忙乱。

对一个失败者来说,承认失败总是很困难的。美国目前还有很多方法对中俄施加压力,包括进行挑衅。但大西洋主义者们在战略上已经输了,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比其他人更积极地推动尘埃落定的时刻加速到来。

笔者读罢,深感中俄元首峰会余音末了。谨以《凭阑人》为评为纪。
谁写中俄当代情。
华夏超人牵普京。
乾坤求太平。
百年康乐行。
注*指,读被12月18日参考消息网头条评论冠以:“中俄关系已超越西方式同盟”文章,有感。
——2021年12月19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