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河文学》征稿
《兰河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豫东大地冉冉升起,
《兰河文学》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兰河文学》编委。《兰河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艺术爱好者提供展示才艺、学习交流的园地。
《兰河文学》属微刊,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
对稿件要求:
一、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富有正能量,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二、《兰河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凡是在《兰河文学》发表的作品,择优推荐到《文学百花苑》《暮雪诗刊》《中国乡村》杂志发表。
《兰河文学》从创刊即日起努力朝纸刊方向发展。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本刊暂无稿费,不开通赞赏。
另外诚招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一、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错误句子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二、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兰河文学》交流群贴稿。投稿时标准“投稿”字样。
三、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散文坊
◎村里村外
文/靳德昌(河南)
我从村外捧回家一棵小桃树,栽到窗前。以后再发现了小桃树挖出来,栽到院子里不同的地方。院子很小,我栽上去一茬小桃树,一茬小桃树生长着而后死去。来年,我同样栽上一茬小桃树,小桃树生长着又死去。多年后,院子里一棵小桃树也没有活下来。我们去田里挖野菜,荠荠菜是首选,面条棵也要,鲜嫩的荠荠菜贴着地面生长,以特有的姿式亲吻着脚下的土地,就是这普普通通的荠荠菜不知养育了多少粗布烂衫的人们。而面条棵则是斜着身子向上生长着,显出野性的生命力。“这一棵!""这一棵!"稚嫩的叫声,此起彼伏,看谁挖得快。有时候,我们把篮子丢在一边,疯玩一阵;累了,安静地躺在那儿,看蓝天白云。母亲说:“有一天,耶稣乘白云来接我们回故乡。”故乡的家是大户人家,富足而美丽。于是,小时候的我对白云就多了一份向往的情感。田野里散落着孩子们的脚印,也许明天我们会去别的田里挖野菜。我们把满满一篮野菜带回家,母亲给我们做菜馍或野菜汤,不失乡村一味。
姐和姑娘们去六奶家扎耳洞,我帖在姐姐身后也去扎耳洞。
六爷的父亲是村里有名的财主,又是善家,六爷聪朋有学问,与六奶圆了洞房后便投奔了革命,一去音信全无。从此六奶寡居村里,她人缘好手又巧,村里捏食嘴、扎耳洞等多有找她的。
我混在姑娘里来到了六奶家扎耳洞。六奶待人和善,只见她拈个绿豆大小的珠子,放到姑娘耳垂上,轻轻碾,轻轻转,不久便碾出一个小窝痕,在另一面同样碾出一个小窝痕,然后,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银簪,照着那窝痕刺透,耳洞便扎成了。她嘴里喃喃地说:"三天不吃醋,不吃韭菜!"
我羡慕起六奶轻盈又娴熟的动作。轮到我了,她刚把珠子放到我耳垂上,好像发现了什么,说:"破小子,一边去!"我被推攘到了一边。
姑娘们发出一阵笑声,我后悔自己做一个男孩,做女孩好,还能捞个扎耳洞。(我不知道扎耳洞,是女孩的权力。
往家走,一条黑狗跟在我们后面,我往地上一摸,那狗“汪"地一声跑掉了。我笑了,“狗怕摸”我心里重复着大人嘴边的一句话,不知不觉到了家门口。哥朝我挤眉弄眼,笑我扎耳洞。
姐靠着墙根与妮开绞。一根绳两头打结,用手掌撑开。俩个人一替一下,十指翻动,随着拉勾套,一会儿变成方块田,一会儿变成韭菜畦,窗外窗,仿佛还能听到风吹柴门雨打窗的响声。
邻居扭爷家养了两头猪,三个女儿起早贪黑,靠挖野菜,采桑叶喂猪。养了长长一年,到了要卖猪的前一天,请村里能人靳全章给他家的猪估重。(收膘猪,对猪的重量要求严格,达不到标准不收。)靳全章给每头猪都估好了重量。两天后,乡食品站来了人,给毛猪称重,过完称,实际重比估重,一头冒出二斤,另一头冒出三斤,村人都夸靳全章好眼力。猪卖掉了,刚运出了大门,三姐妹"哇"一声哭了,哭得稀哩哗啦,谁也说不清她们为什么哭。扭爷是个看一分钱如磨盘大的人,一咬牙给三个闺女撕了三尺司林布做布衫,大闺女穿罢,二闺女穿,最后才轮到三闺女穿。那时买布要布票,买面要粮票。
谁家小孩把灯头挑大一点儿,准会遭到大人一顿臭骂。
家里一盏灯这屋挪那屋。村里有一人端着燃着的煤油灯从厨屋去堂屋,一手端着灯,另一手捂住着,怕风吹灭灯。他慢慢走,慢慢走,离堂屋只差一步远了,灯忽闪一下灭了,只听他长叹一声:“嗐!”父亲让儿子进屋拿东西,"在哪里?"“老地色。(方言:老地方)”孩子心知肚明,往当门床下摸,床碰着了头,屋里放出话:“冇。”“再往里摸。”
稍大一些后上晚自习,开始一张课桌点两盏煤油灯,各用各的。时间久了,图省油两人共用一盏灯。灯头冒黑烟,早起咳嗽一声吐出的准是黑痰。谁的灯没有油,就向邻桌借光。若那人不肯借光,他用书挡住灯。看书不成,就向别人借油,那人说“你怎么不早准备油呢?我的油怕不够我用的。”煤油灯是小时候挪不去的乡愁。灯头如豆,灯远了,看不清字;近了,烧焦头发,曲曲卷卷散落到额前,发出烧焦味。孩子们期盼着什么时候有一盏明亮的灯看书呢?
作者简介:靳德昌,河南周口人,退休教师。河南省作协会员,曾出版散文集《那牛,那车》。

◎中年妇女
文/范友军
冬走进世间,冷清冷清。
天阴沉,风中似乎夹杂点雨丝。窗外,路上的人在前行。
此时,一种念家的思绪涌上心头。也是,好长一段时间没回老家了。于是,简单的收拾一下,驱车直奔我的老家。
车依旧停在村东头的文化广场里。此时,风似乎小了些,雨住了。这次回来没有直接回大哥家。
街上人很稀少,由于天气原因,店铺的门大都没有开,只有几家卖早点的在店前忙碌不停:胡辣汤,油条,煎包,小吃饭味参杂一起,飘荡的香味,令人闻到口馋。不过,时间还早,对于早饭8点吃的多年养成习惯的我来说,还没有食欲。
穿过一条大街,来到镇最北边的早已停运多年的小火车站,道轨已断断续续,已不成轨道。只有几间房屋在冷风中显得格外的破旧,偶有几只麻雀落在屋梁上的草丛里,寻觅着枯草落下的草粒。
记忆中的小火车当时人们称它为“绿皮小火车”。它是人们出门办事,走亲访友唯一的交通工具。车箱不多,大概有五,六节,后来,可能因为乘车的人太多的原故,又加了两三节。记得小火车行驶速度比较慢且站与站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从镇上到县城中间隔了一站,每站停留的时间大都按乘客人流量的多少来确定,小站大都停个三两分钟,大站停个十来分钟,大小站取决是不是乡或县,其它如果是庄和集都是小站了。
小火车从来不按“套路”出牌。也就是时间没有准头,早的可提前到站一个小时,晚的可晚到三,四个小时,尽管它很任性,可,在当时人们还真离不了它。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乘坐小火车同母亲去县城大姨家。
那年的冬天来得很早,雪满天飞舞着,站台上站满了许多人。由于人多,母亲扯着我不停地安排着我,不要乱跑,跟紧她,不然的话,丢了上哪找之类的话。
小火车是对发的,一天只发一趟。当时,乘车的人们无论雪下多大,是全然不顾的。心里总担心乘不上车,乘不上车不仅耽误办事,重要的是小孩也跟着受罪。
后来,才知道那次母亲去大姨家为三哥的婚事借钱的。临走时,大姨给母亲收拾许多半旧的大小不一的衣服,让母拿回家给孩子有身换洗的衣服。
记得那次下午返回家,车站依旧站满了许多人。
母亲一手挎着“帆布”包,一手扯着我,站在雪花飞舞的站上。母亲问我冷不冷,饿不饿之类的话,我回答着母亲,一点也不冷。也是,下雪不冷化雪冷。母系扯了扯我的衣领说。
这时,一位拉着同我年龄相妨的孩子的中年妇女走到母亲身旁。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向母亲说,大嫂,信信好,看能给孩子一口吃的不?母亲望着身瘦如柴,头发零乱,浑身发冷的中年妇女,忙从包里拿了两个大姨装在包里的“花圈子馍”递给中年妇女。中年妇女忙接过给自己的孩子,不大功夫,一个馍狼吞虎咽般地下了肚,看上去似乎没有吃饱,身了一在颤抖着。母亲让我帮她撑着包,从中寻找着适合她娘俩穿的衣服。先找出了一件夹袄给他披在了身上,尽管有些大,孩子身上得到了许多温暖。最后又找出一件给了中年妇女。“大嫂谢谢您了,好人啊。”中年妇女连声向母亲致谢着。
从母亲和中年妇女的谈话中知道她是外乡人,到县城找自己的丈夫,没有找到,又遇上雪天,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身上只剩搭车回家的路费。
车来了,母亲又从兜里掏出几块钱塞给中年妇女,让她一定要照顾好孩子,一切都会好的。
车上,母亲对我说,人要有一颗怜悯之心,只有心存善念,路才会越走越宽。
如今,时代变了,富裕了,家家户户都有了小轿车,渐渐地“绿皮小火车”淡出了视野,退出了历史舞台。
站在萧条的车站,我想的很多很多,想母亲所说的话……

★小说林
◎毛病(小小说)
文/马学令
老郭为人耿直,但也有个毛病:肚里藏不住话,心里瞒不住事。
一天,老郭校长领主任去市里购买图书和体育器材,没到中午,货都办齐了。来到公共汽车站,看看时间还早,老郭他们就坐在候车厅等车。天气热,身体乏,不一会儿,老郭就在长椅上打起了盹,还轻一声,高一声地打起了鼾。主任睡意朦胧,却无法入眠,只好听老郭鼾声独奏。
这时,从候车厅玻璃门里走进一个女人,二十七八岁,圆圆的胳膊,高高的胸脯,只是皮肤有点黑。她胳膊上挎个小包,怀里抱着一个小孩。也许是天热,小孩不时地踢着两只胖乎乎的小脚。女人只好走走站站,不断用手拍打着婴儿。主任闭目养神,忽觉得老郭的鼾声戛然而止,忙睁开限睛。只见老郭的厚嘴唇张着、两眼直直地朝前看着。主任不知出了什么事,顺着老郭的目光朝前望去,也一下睁大了眼睛。只见那个抱小孩的女人,不知什么时候,裤子的“前开门”处,露出一块雪白的肚皮,醒目得很,可能是被小孩的脚踢蹬的结果。那女人浑然不觉。
主任笑了,笑老郭这么大年龄还有如此“雅兴”。他推推老郭:“喂,郭校长,看什么呢?”老郭摇着头:“哎呀呀,不雅观,不雅观。不中,我得把这个毛病告诉她,不然,我非得憋出毛病。”主任劝他:“咱千万别多管闲事,这世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郭说:“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我告诉了她,她总不至于骂我吧,感谢我还来不及呢?”
主任知道老郭的脾气,只好说:“随你的便,出事别后悔!”此时,恰好那女人已晃到他们面前,那块雪白的肚皮直逼人的眼睛,主任赶紧闭眼“睡”着了。老郭站起来,装着若无其事地走到女人跟前,笑容可掬地拍拍女人的肩,然后朝下面那个部位指了指。女人低头一看,脸“腾”的红了,抬头说了一句:“妈那个x,你往那看个啥?老流氓!”老郭一下愣在了那里。
主任赶紧睁开了眼睛,把傻愣着的老郭拉了回来,说道:“好人容易当吗?不值吧。”谁料,老郭把眼一瞪:“怎么不值?我告诉了她毛病,自己也去了块心病,挨句骂,值!”

★诗苑园地
◎崭新的风
文/雨寒
端坐在电视机的屏幕前
风晃动着霞虹灯的绚彩
今天风比昨天的风更美、更新
挟持着明镜在大街上奔跑
工厂里喧闹声冲破晨曦的薄云
工地上机声轰鸣,逗着灿烂的星星
乡村振兴的轻风
吹白了天上的月亮
我掂着秃尖的笔
抒写我心中的思潮
抒写我高吭的音调
一张白纸怎么也写不上句号
深深的夜
凉在窗缝里
屋内的暖气缠绕着我的肢体
大海是我的墨汁
大地是我的白纸
用椽一样的笔尽情的描绘
雪白的小楼
林立在小河的两岸
夸赞着主人的智慧
媲美着绝世的姿势
鸟儿也在树林里展示着羽翅
正如我的意识里
树立起一片新天地
深深的夜
梦在风里徘徊
梦在炫耀复兴的光辉
风的温存,我的迷醉
崭新的风啊!尽情的吹

◎自书
舟子
人到中年可真
岁月如偷于然
偷走天真任性
空淡冲了时光
青果年少轻狂
那些不舍不得
放不下己舍离
教会如何收放
走向本心成熟
成长就是交易
所有成熟稳重
用失去作代价
找回控制情绪
磨砺自吾生活
最终铸就今日
一切平淡静宜
从不堪一击放
到刀枪可含收
直敛习惯依赖
活成千军万马
于岁月不饶人
也未饶过岁月
心底静好方真
至秋可于收纳
有业可养人生
有诗放于内心
有远方丈红尘
足迹伴舟可目
千千于此不千
然然之后空然
迈大步向前赶
时不我待好为
春花秋月何挂
夏蝉冬藏不止
如小草绿沃野
弯腰又含风挺
看风牵云手走
思云随风流天
一场人间烟火
自我一生笔书
2021年12月11日凌晨
写孑白俄发电厂

★ 格律诗词园地
◎七律.喜闻新楼解禁(新韵)
文/岳新华 黑龙江
爱达尊御染新冠,半月封城度险关。
远眺金鱼无诱饵,近观殿阁有门栓。
忽闻闹市传捷报,解禁高楼露笑颜。
老妻三更难入睡,凌晨即起送佳餐。
◎七律·冬日闲吟
文/韩俊清(内蒙古武川县)
朔气纵横远碧霄,寒风过境柳枝条。
云遮地阔梅花颂,日隐天空白蝶飘。
总爱铺银随步伴,须知积玉近人邀。
山川秀色容颜展,冰雪英姿笑语描。

◎五律·野望
文/一木一石(江西)
东阳喷薄出,旷宇尽朝晖。
远树连空碧,峦峰淡翠微。
忙身田地沃,爱物菽苗肥。
劬禄穿衣少,穷思大有机。
◎五律 忆旧游 新韵
文/伯胜月
栖息大漠滩,沙柳垄连天。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狐啼青冢里,星缀碧穹间。
晓看蒸云起,昆仑覆雪巅。
◎七绝 寒冬有思
文/富贵梦
玉蝶飞旋坠月台,霜风唤雨众花哀。
丹枫落叶飘乡径,梦断天涯泪满腮。
◎七绝.贺山东航入列两周年(外二首)
文 李静(潺潺流水)辽宁
巡逻疆域护圻防,入列山东戍海洋。
起落战鹰惊世界,扬帆万里慑豺狼。
◎南京大屠杀84年祭
贼盗双兼是祖传,南京屠戮血斑斑。
同仇敌忾驱倭寇,玉宇澄清绽笑颜。
◎贺山东航入列两周年
巡逻疆域护圻防,入列山东戍海洋。
起落战鹰惊世界,扬帆万里慑豺狼。

@罗珠旺秋
◎虞美人·起航(李煜体)
文/曹甲文
长征一路东方利,锦绣河山
喜。国家处处好新奇,赶路不停追着是真理。
和平共处人人记,爱党忠诚
理,问苍茫大地谁比,共产党江山不老人齐。
@罗珠旺秋
◎殿前欢·问苍天(贯云石体)
文/曹甲文
问苍天,红尘一夜醉人癫,
赶一路不知天变。晚饭一餐,
封神暗暗穿,姻缘闪,一夜骄身懒。
红尘路短,夜夜心寒。
@罗珠旺秋
◎解连环·相爱成书(真氏体)
文/曹甲文
天色变流云飞布 ,水波涟漪散云浮。
雨霏霏风雪霏霏赴,路上步步叽咕,
飘飘朵散轻轻住,紧紧松松紧紧扶。
相亲护,爱爱爱情相帮助,相爱成书。

◎杏花天•又到三九凄风峭(朱敦儒体)
王省南/浙江
又到三九凄风峭。寒潮袭、流霜雪搅。
街衢阡陌人踪杳。枝上红梅急早。
年将暮、岁时已老。盼青帝、送回芳草。
桃红柳绿听啼鸟。红杏墙头媚笑。
◎文艺双会
文/刘均生
首都迎新会群英,四个坚持记心中。
诗赋歌颂正能量,艺术铸魂展雄风。
守正创新有作为,世纪一梦共攀升。
创作立足文艺母,书写人民凝心灵。
◎冬至抒怀
文/观澜
呼啸西风彻骨寒,雪遮松翠素千山。
溜冰河冻身潜镜,飞粟寻梅花雾间。
环卫工人顶星月,航天勇士战球寰。
品茶愚叟知冷暖,冬至夕阳浮港湾。

◎少求情
舟子
一场相遇半场温,两方余生一方冷。
情到浓时才恨少,相思红尘刻骨深。
◎一江水(外二首)
文/舟子
一江水茫茫,思乡情断肠。
流年锁岁月,残月挂前方。
◎秋月
秋月几时了,春花一夜开。
我行天地迈,红日又东来。
◎心事
心事飞天外,光阴虚掷迈。
流年多少梦?风横云自开。

◎冬情(二首.外一首)
舟子
(一)
浓雾弥漫绕冬晨,冷风呼啦惊路人。
梦里花开梦富贵,醉酒醒来醉心神。
细雨绵绵斜风眠,浅云悠悠满天滚。
鸟语声声离家远,客来匆匆念归尘。
(二)
晨曦微露映山林,辉光暖升照天心。
欢舞弄弦将进酒,伴乐清曲可娱欣。
红缘煮酒半疯狂,绿叶衬花一根筋。
茶香可心来共饮,花絮含醉放诗眠。
◎诗人几醉
诗人墨客何人醉,唯有书香几度菲。
李白酒红文浪漫,杜甫心旷词曲微。
苏轼旷达豪情催,欧阳委婉含蓄晖。
抒怀并志咏天地,古往今来千古垂。

★《兰河文学》编委:
名誉主编: 华晓 春 姚化勤
主 编: 一骑红尘
小说.散文编辑:在路上
古诗词校对:长思瀚宇
古诗词编辑:蓝天白云
美术编辑 : 冰清
执行编辑: 兰 子 刘均生
校 对: 雨 寒
副 主 编: 雪 儿 冰 波
编 委:雨寒 一骑红尘 蓝天白云
刘均生 兰 子 高山峻岭 在路上 冰清
冰波 雪 儿 长思瀚宇 冬 雁 范友军
(以姓氏笔画为序)

点击二维码 关注兰河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