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树和培育先进典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和宝贵经验。无论是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始终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杨善洲精神是云南唯一一个上升为以人名命名的精神,是保山最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弘扬好新时代杨善洲精神,必须把学习弘扬杨善洲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砥砺初心、担当使命的重要抓手,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传承好、弘扬好,用杨善洲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弘扬好新时代杨善洲精神,坚定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是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弘扬杨善洲精神就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党长期积累并形成了众多优良传统。从杨善洲老书记的成长经历看,他15岁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滇西抗战中,运送战略物资、抬伤员;23岁冒着生命危险参与土地改革;25岁(1952年11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30岁起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退休后,一头扎进大亮山,用22年时间,带领干部群众把5.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从青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杨善洲老书记始终在党的优良传统的熏陶和教育下,一步步提升党性修养,成长成才、成为典型。二是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弘扬杨善洲精神就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持清正廉洁作风、燃烧自己奉献社会,这既是杨善洲精神的内涵,又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时期,杨善洲精神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赓续了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价值取向。三是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弘扬杨善洲精神就是凝聚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价值多元化时期、在风险挑战面前,更需要榜样力量的引领。杨善洲精神植根于发展的具体实践,他用实际行动告诫我们:发展的道路是“闯出来”的、发展的机遇是“抢出来”的、发展的成果是“干出来”的。弘扬杨善洲精神是时代之必然、社会之必要、干部之必须,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政德工程。
弘扬好新时代杨善洲精神,持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当前正处于“两个百年”交织、“两个大局”交汇的特殊时期,越是重大紧急关头,越需要精神力量鼓舞支撑。新时代弘扬杨善洲精神,就是要持续扩大杨善洲精神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杨善洲精神飞入千家万户,扎根广大干部群众心中,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和行动自觉。一是要实景化传播好杨善洲精神。行千山万水、入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深挖人物细节、捕捉感人瞬间、记录点滴小事,获取更多、更新“沾泥土”“带露珠”的第一手资料,在传播好杨善洲精神的过程中践行好杨善洲精神,决不能在调研采集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胡编乱造、张冠李戴,更不能满足于原有资料、现成材料、拼拼凑凑、老生常谈。二是要分众化传播好杨善洲精神。开展学习宣传既要集中优势大众化传播,又要精准施策分众化传播。要把学习杨善洲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至少开展1次杨善洲精神专题集中学习研讨;通过微党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社科、理论研究机构要确定一批重点选题,召开杨善洲精神专题研讨会,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各大中小学校要把弘扬杨善洲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杨善洲精神进课堂、进头脑。三是要立体化传播好杨善洲精神。各级媒体要紧扣主题、突出重点,开设“弘扬杨善洲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专栏,广泛宣传杨善洲先进事迹。杨善洲干部学院要开展好“五个一”党性教学活动,建设好杨善洲精神网上展馆,利用网络放大传播效应。各级宣讲团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讲,推动杨善洲精神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边寨。
弘扬好新时代杨善洲精神,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新时代弘扬杨善洲精神,要对照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对标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用杨善洲精神洗礼党员干部、激励党员干部,引导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以杨善洲老书记为榜样,主动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增素质,在学习弘扬先进中争当先进、成为先进。一是要强化政治历练。杨善洲老书记曾说:“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者的精神支柱,有了这个精神支柱,就产生勇敢和毅力,就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他之所以能够60年如一日坚定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最根本的就在于毕生笃定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必须把信念坚定、政治可靠放在首位,分层建立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政治表现负面清单,加强政治忠诚教育,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谋划工作体现政治站位、部署工作体现政治要求、检验工作体现政治标准,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一票否决”。二是要强化思想淬炼。杨善洲老书记曾说:“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为了兑现承诺,他把自己退休后的22个春秋献给了大亮山。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要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党性锻炼,在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时,要把杨善洲等先进模范人物作为对标对表的重要内容,认真对照先进谈认识、找差距、明方向,进一步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强化思想淬炼、提升党性修养。三是要强化实践锻炼。杨善洲老书记有句名言:“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他从政几十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始终保持着“草鞋书记、泥腿书记”的本色。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要鼓励党员干部到强边固防一线、项目建设一线、改革攻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真正在把政治素质过硬、经受基层历练、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口碑好的好党员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形成“靠工作立身、凭业绩晋升”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四是要强化专业训练。杨善洲老书记既是一名复合型的干部,又是一名专业型的干部,无论是当领导干部或是退休后到大亮山植树造林,都始终坚持以工匠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时时处处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迎接挑战、破解难题,亲自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研究推广“坡地改梯田”、带头实施“籼稻改粳稻”,是名副其实的行家里手。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要坚决摒弃一般化、大呼隆、粗放型的领导方式,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类推进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各级干部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作风和专业化能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硬朗、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弘扬好新时代杨善洲精神,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
新时代弘扬杨善洲精神,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杨善洲老书记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坚持人民至上、事业至上、发展至上,想干敢干主动干,大干快干拼命干,实干巧干科学干,确保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跨越发展。一是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闯的动力”。干事创业,是党员干部的天职。40多年前,保山还处于“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的缺粮状况,为解决群众吃饭的问题,杨善洲老书记亲自上阵,办样板田,实验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让保山成为“滇西粮仓”。为解决群众的收入问题,杨善洲老书记率先提出加快全区小集镇发展的改革思路,制定灵活的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涌现出了新华肥皂厂、新华皮鞋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让小粒咖啡闻名全国。新时代弘扬杨善洲精神,就要像杨善洲老书记那样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敢于坚持问题导向,以强烈的使命感跟上时代要求、实践要求、人民要求,大胆闯、大胆试,创造性开展工作。二是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的作风”。杨善洲老书记是一个重实干的人,实干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经常告诫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尽快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繁杂应酬中摆脱出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新时代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就要像杨善洲老书记那样实实在在地干,脚踏实地地干,不掺水分地干,掷地有声地干。党员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示范,带头深入群众搞调研、摸实情、找症结,研究提出破解难题、改进工作的实招、硬招,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推进,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桩桩见成效。三是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苦的干劲”。古人范仲淹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自己的担当和苦乐与天下人联系起来。杨善洲老书记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幸福而艰苦奋斗,他曾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新时代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就要像杨善洲老书记那样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自讨苦吃”、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每一分、每一秒都不留遗憾的紧迫感,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为高质量跨越发展添砖加瓦。
弘扬好新时代杨善洲精神,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在新时代弘扬杨善洲精神,已经不再是自我加压的自选动作,而是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切实把弘扬杨善洲精神作为分内之责,主动参与、自觉担当、认真落实。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将弘扬杨善洲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列入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认真抓好落实。“一把手”要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学习宣传杨善洲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弘扬杨善洲老书记的工作作风,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精心设计、周密安排,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二是要深入宣传挖掘。大力宣传报道各地各部门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进展、重大成效、典型经验、先进做法。要选派精兵强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宣传报道实际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要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发挥“报”“台”“网”“微”等新闻媒体的作用,着力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推进、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良性互动的宣传舆论氛围。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弘扬杨善洲精神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必须久久为功、常学常新。各级党组织要结合部门职责、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学习、如何宣传、如何转化,建立常态长效机制,防止和杜绝“大轰隆”“一阵风”,确保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杨绍虎 (作者系中共保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杨善洲干部学院院长)
责编:罗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