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观摩了由孟国泰先生亲自指导的“三标课堂”实践课,令我感触颇深。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不断成长。
12月12日,我们推开了“三标课堂”的这扇门。
12月15日,我们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
希望今后的每一个日子都有所收获,希望“三标课堂”在我们实达中学开花结果。

今天听完课后,回到教室,学生开玩笑地跟我说:
“老师,我感觉你们要失业了!”
听到这话,我内心很是欣喜。因为这代表学生们在这些天里有了成长和变化,他们一定感受到了课堂的变化。 他们觉得老师已经不再是课堂的灵魂人物了,他们觉得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这也是“己文化”的一种体现。我笑着跟学生说:
“老师没有失业,老师转型当幕后导演了!”
“三标课堂”使老师从“如何上好这个课”转变成了“如何导好这个课”,老师就像是一名导演,让学生都成为那个最好的演员,让学生成为聚光灯下那个最闪耀的自己。
晚上回家,我在我们的小家也实践了一下“三标课堂”,以前让儿子记生字我不计时间,我会说你把这两课生字记会,完了找我听写,这个完成时间可想而知,结果还是会错一部分。今天我说,儿子我们记两课生字好不好?孩子说好,我说我们先记一课,你多长时间能记住?孩子说十分钟,我说好,时间一到,我听写他,孩子错了两个。我一想,我仅仅用了限时,我还没有用到满分目标,听写第二课时,我说今天咱们把第二课生字全记住,还需要全对,需要多长时间,孩子说十分钟,时间一到,我听写,孩子全写对了,我好开心。
我觉得是限时而且定个满分目标是有效的,我想孩子今天记这两课时,想法也是有变化的,明显第二课时他会全力以赴,孩子一定会思考我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个目标完成好。
我想“三标课堂”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欣喜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
孟国泰先生给我们带来了“个体教与学”的理念,给我们推开了“三标课堂”的这扇门。
今天我最大的收获是“习题目标化”,课程结束时,在教学目标达成的同时,习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同学们有了成功的成就感,学起来就更有动力,更有目标了,目标也就能更好得达成,这样慢慢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了。
“限时测评改”这个名字说出了实施的主要环节:限时,测,评,改。
“限时”就是要规定同学们完成这一任务的时间,让同学们更加有紧迫感和时间观念。 “测”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检测学生是否到达了目的地。“评”就是看看为什么有的学生没到达目的地,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是目的地离他太远了,还有他的车没油了,还是他的车坏了,还是他跑偏道了。“改”就是如何通过互帮互助让他把路上出现的这些状况解决掉,顺利到达目的地。
感觉对自己而言,第一步需要挑战的就是要大胆地放手,慢慢实现个体的教与学。
作者:郝云霞(实达中学教师)
编辑:焦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