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本书《孩子们的诗》,初看时不以为意,孩子的诗?大人的诗如今都没几个写的好的了,诗坛巨匠余光中先生的离世更添哀愁,诗坛星空又黯淡了许多。所以对朋友看的这本书,轻看了许多,昨天闲来无事顺手一翻,简单几页之后,这本书用他的内容给我狠狠打了几个巴掌,清脆响亮。
这些都是年龄相对小的小朋友写的诗,他们将生活中用身体直观感受到的不加矫饰地形容出来。语言稚嫩却充满想象与诗意,现选读几篇与诸君共赏!
《太阳和眼睛》
于梦凡 3岁
太阳晒我的眼睛
把我的眼睛晒黑

《光》
姜二嫚 6岁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灯》
姜二嫚 7岁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原谅》
铁头 8岁
春天来了
我去小溪边砸冰
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
直淌眼泪
到了花开的时候
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
真正原谅了我

《挑妈妈》
朱尔 8岁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猫》
姚铭琦 12岁
所有的猫都当过人类
敏感且自尊
独立而庄重
它们有很多时间专注发呆和观察世界
还可以把身体绕成一圈
用尾巴遮住眼睛
不看这个人间

《等待》
石薇拉 12岁
沙发上
一个女人优哉地吸着烟
另一个女人
悠闲地玩着手机
还有一个
十一岁的小女孩
在翻滚
谁也看不出
她们在焦急地等待

《皱纹》
谢欣 8岁
爷爷年纪大了
他的脸上
布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平静的海面
一阵微风拂过
荡起层层波纹
大海是不是也老呢

突然想到诗人北岛曾编了一部《给孩子的诗》,在序言中,他写道:“诗歌在词与世界之间。诗歌是用语言的钥匙,打开处于遮蔽状态的世界……如今,我们正在退入人类文明的最后防线——这是一个毫无精神向度的时代,一个丧失文化价值与理想的时代,一个充斥语言垃圾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行话中:学者的行话、商人的行话、政客的行话,等等;另一方面,最为通行的是娱乐语言、网络语言和新媒体语言,在所谓全球化的网络时代,这种雅和俗的结合构成最大公约数,简化人类语言的表现力。诗歌何为?这古老的命题,在当今有着特殊的意义。”
又或者说,我们的孩子,为何在经过教育之后,越来越丧失想象与诗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