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冯骥才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的作品全集《冯骥才语文课》。
冯骥才是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数量最多的作家之一,现行包括人教版、苏教版等30余版、近100种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收录了他的作品。本书包含冯骥才迄今被收入语文课本的共37篇文章,既有《珍珠鸟》《挑山工》《花的勇气》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高女儿和她的矮丈夫》《无书的日子》《时光》等受到国内外多版大学教材青睐的佳作。他的文章通俗易懂、语言流畅而灵动,兼具国际视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这些作品同时也是中小学语文考试试卷的“常客”,可谓极具品质保证。
冯骥才创作了大量的精短文章和小说,题材广泛,向读者传递了无数的正能量。作为一名作家,多年来,他还致力于文学创作与文化遗产保护,有着相当强烈的民族文化关切和历史责任承担意识。评论家陈建功曾评价:“冯骥才各方面的修养,无论古今中外,都有很深的积累。他还是一位非常有定力的作家,也有自己的艺术观点,在文艺上具有强大的创造力。”
------------------------------
冯骥才抖音解读《珍珠鸟》入选语文课:创造美的境界比读一篇文章更重要
对不少人来说,不管毕业了多少年,总有些经典课文被“刻在DNA里”,在记忆中随时都能被唤醒。近日,文化文学大家周国平、冯骥才、贾平凹等便在抖音回顾、解读了当年入选语文课本文章的创作经历,让网友近距离了解到了经典文学作品诞生背后的故事。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说起被语文课本偏爱的作家,一定绕不开@周国平。他的文章一共有多达6篇入选语文教材,55次出现在考试试卷中。@周国平 在视频中分享了《家》的创作经历,当时他和朋友在云南旅游(002059,股吧),荡舟洱海,迎面而来的渔船上炊烟寥寥,他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他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家就是一艘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周国平介绍,这篇文章入选九年级语文下册后,收到的反馈好坏都有,坏的就是学生们纷纷找他,说老师你把我们害苦了;另一方面,语文老师也常常会在考试前跟学生说多读自己的文章,这样往往会取得更好的分数。
实际上,@周国平 对于一代人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课堂与考试。在他视频的留言中,有粉丝说深受他创作的影响,也有人说读他的书已经读了几十年。当大师成为平台上的创作者、与粉丝积极互动,知识就离大众更近了一步。

在学生时代,不少人都会觉得课文平平无奇,背诵和理解都是难题。而人生阅历逐渐丰富后,老课文总能读出新感悟。一提起小学课文《珍珠鸟》,人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该文入选了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讲述的是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在作者@冯骥才 看来,在朋友和同学中创造出这种境界,是比读一篇文章、背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收获。
有网友在其视频下留言,因为这篇课文爱上了小鸟;也有人说,虽然课文很长、背起来很痛苦,但是回头看看,觉得学了真好。
回忆起《丑石》的创作,@贾平凹 坦言,年轻时胸怀壮志,好些事弄不成又不甘心,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写这篇文章是用丑石为自己鼓劲。该文入选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文中,贾平凹通过描述家门口的一块丑陋的石头来表达美与丑、有用与无用的哲学意义。
在不断收到粉丝们关于写作文的提问后,@贾平凹 也特意录制了一期“说说怎么写好作文”。在他看来,写作时需要还原成语,比如不应该用万紫千红做简单概括,而是把一万个紫、一万个红都还原出来。

对于作者沈英甲来说,根本没想到自己关于袁隆平的报道《喜看稻菽千重浪》会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回忆采访的经历,他说袁隆平是个很有味道的人,自己花钱修了排球网排球场,还给职工修了游泳池。语文课本里的课文,反映了国家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国家要走什么样的路。在留言区,网友们纷纷表示要给自己的孩子再看一遍,“说的太好了,我要给我读初一的女儿看看”、“老师这番话太受教育了”、“我反复看了几遍”、“书本直接影响了价值观”。
课本里的回忆杀,不仅凝聚着80后、90后的青春回忆,更代表着一代人人生智慧的启蒙。当教材里的文学大咖开始用视频的形式分享通俗易懂的知识,学习的门槛就已经降低,刷抖音也不再只是放松和休闲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名师大咖入驻抖音成为创作者,真正打破了知识的藩篱,也让抖音成为了向大众传播知识的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