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养成好习惯,打卡第30天,第6周

读经内容:
易经系辞上5-6
孝经9-18
增广贤文3
累积46遍
方法:137累积法
听话照做,紧紧跟随,开善眼,闭恶口,闭嘴闭嘴再闭嘴,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是坚持的力量。
学习分享:
一、树立正确的的价值观,影响孩子。遇事要换位思考,细心交流,如缓冰水一样,慢慢进行,正确引领,以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心里障碍。
二、3~7岁是父母价值观转向为孩子的重要阶段。父母的言行、品德、价值观念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孩子就像照相一样,复制下父母的全部,所以,父母要谨言慎行,树立正气,弘扬三观。爱要有尺度,自由要有界限。没有原则的教育就像山下流出的水一样,漫无边际,要么半途夭折,要么流向荒野。等待是有条件的,如果无所事实,那和没等是一样的,如果终日乾乾,与时俱进,坚定不移,涉川过河,目标一定实现。教育孩子是如此,经营婚姻也是一个道理,这就是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婚姻如果不能包容,就很难走到底,如果动机不良,就不堪一击,外围的一点影响或冲击,就会走向破裂,如果不坚定,在利欲熏心的诱惑下,就会偏离家庭。一句话就是信念不坚定、目标不明确、德行不纯厚、心态不正当,结果是不会吉利的。
三、7-10岁,孩子开始思考、怀疑父母、老师是否是绝对正确的。要想让孩子尊重父母,父母说话一定要有权威性的。父母说话一定要讲诚信、言而有信,有道理、有的放矢,有实际的指导作用,不能敷衍孩子、糊弄孩子。只有这样才具有说服了,让孩子心服口服,接受父母植入的正确的思想观念。
公平意识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某一些结果。是需要时间的,还是像需卦一样,需要等待、过程、成熟。交换意识有时间和事情的区别,就是个性的,公平意识是普遍性的、是不变的。比如: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孩子清楚区别公平意识和交换意识的区别。
四、13—14岁以及青少年时期是动摇不定的青春期。这个时期孩子犹豫不定,像小树一样,被风吹了,就会摇摇摆摆,跑偏或倾斜。所以,这个时期容易出现问题。做为父母一要起到道德行为的表率作用,二是要明察秋毫,注意观察孩子的每一丁点变化,以便把握方向,让孩子傲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