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我和战友游黄山
文‖贺庆昂(南京)
一九七七年的夏天,我们普查连在皖南休宁县执行任务。我们连驻在一个林场里面,场里头有五名男性上海下放的知识青年,我们连的战友经常和知青打篮球。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艳阳高照,天空一碧如洗。吃罢早饭,连长周家胜,副连长陈万彬叫一排长章广德吹哨子集合,将全连人员一起带到黄山旅游。我当时任连队的文书,连长也叫我去游黄山,只留一个值日人员小赵监护驻地。
头一天,我奉命联系了离一排驻地不远的二排、三排执行任务的战友(二排在休宁县汊口公社,三排在休宁县马坝公社) 。清晨,三个排约定在我们驻地林场集中出发。我们连共乘三辆解放牌汽车,每个排乘一辆车。浩浩荡荡地路过屯溪市,约行一百里的路程,便到了黄山脚下。战友们下了车以后,都争先恐后地朝黄山上攀登。
黄山风景优美,山清水秀,瀑布如帘,风景如画,四季迥然。
我和连部卫生员潘德祥,统计员邢保人,保管员刘传广,通信员李高生五个人爬了半个小时的山,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我们目睹黄山的鬼斧神工,领略黄山的独特风光。我们爬到了半山腰,我举目四望,四周的悬崖峭壁,怪石奇松,流云异彩,尽收眼底。手里拿着团部政治处宣传股陈股长发给我们连的照相机,对山上的风景不停地拍照。
突然一片乌云随风而降,沿着山峰急速地飘动。俄顷,就把头顶上的阳光遮住了。须臾间,山上阴森森的,我们因为没有烈日的照射,倍觉凉爽。
约过一两个小时,我们连全体人员陆续地到达玉屏山景区的迎客松旁,然后举目细细端祥正在咫尺的迎客松。迎客松它把根扎在一块巨大的峰壁泥土缝隙里,松枝虬劲,凌空探延,树杆粗壮,坚硬挺拔。迎客松经过多年的风霜雨雪的洗礼,没有改变它傲然坚毅的本色。如今它在这夏天的烈日照射下,更加翠绿挺拔,更加朝气蓬勃,更加苍然可爱。正以满腔的热情,迎接中外许多客人的到来。
我和潘德祥、邢保人、刘传广、李高生、辛国成几个战友欣然地站在迎客松下合影留念。
迎客松的背后峰壁上雕刻着毛泽东主席的“ 江山如此多娇” 和朱德总司令“ 江山如画 ” 的手迹。
此时放眼远眺,远处的毗邻左右的莲花峰,天都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偶见云雾缭绕的天都峰峭壁上一只机灵的小松鼠藏头露尾,跳动着,活泼可爱。我们不畏山高路险,爬上了顶平如掌的天都峰顶子上,重温它的健骨竦桀,气势磅礴。在登峰造极的群山,鸟瞰千里峰竞秀的群山,细细体会他的主意,我们倍感心旷神怡,惬意斐然。
我们到了中午时刻,全连人员在迎客松旁边的饭店里面,吃午饭,就的是肉丝炒芹菜。
饭罢,全连人员小憇一会儿,喝了水壶里面的开水,嗣后,全连人员都返程回到驻地。
写于2021年12月8日


作者简介:贺庆昂,男,江苏省盱眙县人,现居南京市,一九五五年十月出生。退伍军人,后担任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当代作家。南京师范大学专科毕业,二0一四年退休。著有长篇小说《王墩庄巨变记》《创业记》《金陵漫记》三部;《家乡的秋天》散文集一部;《贺庆昂辞赋集》一部;短篇小说集《我的老班长》一部;《贺庆昂诗词集》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