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作者:楚旺群
写下这个题目以后,我要首先声明,我的性格天生多了一些幼稚的成份,因而率真有余,成熟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从未改变。
到了少年涉世未深的时代,因了率真的性格愤世嫉俗越发强烈,我就把鲁迅当老师,把文学当匕首,把看不惯的现实中的邪恶,毫不留情挥洒成战斗般的檄文,寄报社希望发表。可想而知这样不成熟的愤世嫉俗文章,要想报社发表必然渺茫。那时我在从事教育,用了一张白油光纸,洋洋洒洒写了满纸愤世嫉俗的内容,寄给了河南省《关心下一代》报社。可以猜测,我那样另类的稿纸,那样愤世嫉俗的文章,很有可能在报社编辑部里引起过轩然大波,给所有编辑注入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次我登门拜访河南省老干部局《关心下一代》报社。敲开编辑室的门时,看到拼的较长的桌台,围坐了一圈的年轻女编辑,而我仅仅说出我是荥阳来的,编辑们就异口同声呼出:你叫楚旺群!似乎她们对我已经有了久违的记忆。
因为我要写《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所以不介意用真名记录我的故事。就像鲁迅先生写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意在藤野先生能读到鲁迅记忆他的文章,怎能不使用真实名字呢?报社副主编青枝接待我时,表现出了老成持重又和蔼可亲的女领导形象。她没有歧视我的愤世嫉俗的不成熟,而是对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不厌其烦给我修改稿件重寄给我,鼓励我成为高产作者。仿佛她是有意栽培我成为真正的写手,后来我寄去的文稿几乎每篇必发,还给颁发了《高产作者荣誉证书》。在我连续在《关心下一代报》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时,刘青枝副主编给我发放了《关心下一代报》特约记者证。
用我自己的话说,思想境界非常高远,并非承担新闻记者责任,而是用散文书写《培养学生的伟大思想境界》,我的文章绝大部分都发表到了散文版,散文版编辑叫黄雪敏。真没想到女编辑黄雪敏忽然有一天,给我离开了一封类似情书的信,说很期望我哪天能到编辑部见她,正赶上她心情好,非常漂亮,能给我一个好印象。信的字和后来我见到她本人一样漂亮,秀气。其实见那么秀丽字迹的信落在办公桌上,早有爱和我开玩笑的老师们先于我撤开读过,惹得当时我任教的全校女教师们好长时间还开玩笑问我,你的敏又给你来信了没有?我感觉得出,黄雪敏真的是喜欢我,我写了散文《童心》,说儿时心就像阳光下的碎玻璃片,被映照得五光十色……,她给我来信说,她写了《回味童年》,回忆爷爷的韭菜畦……,针对我的散文而写,要和我的童心媲美。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