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往那峰峦雄伟的泰山,赞美那枫叶似火的香山,但这举世闻名的美景也使我不能忘记家乡的山水竹园。
豫西山区洛宁县,是竹的故乡,也是我的家园。那里到处是竹子的身影。离县城最近的竹林,属坞西、坞南。那庞大的竹园分布马路两旁,竹阴遮天蔽日,像绿色的幕布在你头顶撑起。骄阳似火的盛夏,你如果从那段路经过,会感到阵阵清凉。若步入那幽静的竹林,一瞬间,身上的燥热就会荡然无存。

我县的旅游盛地神灵寨,翠竹遍布,它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根原在破岩中。宁折不弯品高洁,岁寒三友有威名。”虽然这些地方的竹林秀美,但我情有独钟的却是我家隔壁那片小小的竹林。
我家居住在县委隔壁,与县委后院那片竹林是一墙之隔的友邻。那片竹生长得非常繁茂,秀美的竹阴遮蔽了我家门前那条不宽的人行道。我戏称它为“竹园道”。
我喜欢那片竹的清翠欲滴,也喜欢它的清秀挺拔,更喜欢它那气冲霄汉的博大胸怀。
百花盛开的春天迈着匆匆的脚步来了。春风轻轻拂过竹林,竹林里就传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发出“簌簌”的声响。继而,一场春雨过后,鹅黄的春笋一夜之间破土而出,好像一座座小宝㟷。它们高低不同,但都生机勃勃。然后,经过不长时间的疯长,便挤身于万竿竹群。你远远就瞧见它们那婀娜多姿的身影,因为它们身着新绿的衣裙。

夏日到来,竹叶郁郁䓤葱,密密匝匝,一棵棵竹子高大挺拔,直插云霄。这时我随手摘下几片碧绿的竹叶,泡上一杯尚好的绿茶,坐在竹阴下慢慢地品尝。那茶清香甘甜,且有祛火明目的功效。
我偶尔从门前的地上捡起几片徐徐飘落下的笋叶,以备端午包粽子所需。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与竹子作邻,受益匪浅。
入夜,那皎洁的月光洒向竹林,竹子那婆娑的身影便映在我家楼房的墙壁上,那美妙的竹影,随着夏夜的凉风摇曳,真像一幅动静交融的水墨画卷,看着那画卷,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这片竹林是鸟的天堂。
清晨,束束阳光像箭似地射进竹林,这时,竹林里热闹非常,到处是鸟声,粗的、细的、高的、低的,此起彼落,悦耳动听。到处是鸟影,白的、灰的、大的、小的。它们有的静静地站在枝头梳理着羽毛,有的上下翻飞,追逐嬉戏。好一幅和谐的动人画面。

这片竹林是小动物的家园。
一个夏夜,我领小孙女散步归来,推开小院里半掩的厨房门,只见一只刺猬正慌张地往灶台下面钻,小孙女眼疾手快,忙用竹筐把它扑住,然后找来一个结实的纸箱,把它圈在里面,最后还不忘记在纸箱口压上一块厚厚的木板。第二天早晨,她带着几个小伙伴来看刺猬,谁知,结实的纸箱上仅留下一个破洞,刺猬早已踪迹无存。小伙伴们只好败兴而归。
还有一次夜里,我从外面乘凉归来,推开院门,只见一只黄鼠狼仓惶地从我家水道眼逃出,钻进密密的竹林。
冬天的夜晚,万籁俱寂,呼呼的北风掠过竹林,竹枝碰撞着墙壁,发出“沙、沙”的声响,我静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这美妙的乐章。
有时,鹅毛大雪漫天飞舞,竹叶上压着厚厚的雪,恰似一朵朵娇艳盛开的白牡丹。夜深人静,常听到雪压竹折的“啪啪”声。我不禁感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翠竹啊!你那刚直不阿的高尚气节,堪为植物的楷模!
所以,我喜欢这片竹林,它是我的良师诤友,与我朝夕相处,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作者简介:郭俊花,生于一九五一年农历十二月初十,家居城郊乡在礼村,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