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德哥剪发(1)
文/彭太光
男人剪头发,比较简单:有理发馆,不论男女剪发师傅,都是去剪了就是。而女人剪头发大多都是有点讲究的:要找剪得好的熟悉的师傅,做头发就更是如此。
德哥家住东门桥头,家的附近也有理发店。可德哥在单位里,是个有地位的人,是建筑项目预算师,等同于中层干部。所以,德哥去剪头发,是有些讲究的。德哥的这个讲究,是剪的头发要与他的身份相符。学生有学生的发型,公务员有公务员的发型,领导干部有领导干部的发型,民企国企的老板,有老板的发型,普通民众有普通民众的发型……。正因为有这么多的讲究,理发师的顾客多不多,回头客多不多,就与剪发师傅的手艺有一定的关系。德哥不去离家近的理发店剪头发,是这里的剪发师傅的技术过不了德哥的关。不仅过不了德哥的关,其实也过不了德哥老婆的关。因为剪了头发回到家后,老婆就会一顿评说:这个头发没剪好,难看死了。经不起老婆的审美尺寸,德哥只好舍近求远去剪头发。
从东门桥头到小香港街,只要几分钟的路程。在小香港街的巷口,有一家“魅力一百”理发店。这个店是姐弟俩开的。姐姐叫泥巴,弟弟叫石头。这姐弟俩开这家理发店,在萍城小有名气。泥巴以做女人的头发为主,石头以剪男人的头发为主。因姐弟俩的手艺好,前来店里剪发做发染发洗发的人就比较多,没有预约好,不论男人女人,那都是要排队等候的。
德哥去“魅力一百”理发店剪头发,是老婆介绍他去的。老婆说,这个石头几剪的头发比较好看,他是根据各人的身份、脸型、头型、发型去剪头发的,几乎没有不回头找他剪的。
德哥是赶在星期天的上午去的“魅力一百”理发店的。他起床洗漱好后出门,差不多就八点了。他过了东门桥去市政府办公大楼旁边的“桂林米粉”馆吃了一碗很开胃的牛肉米粉,便朝着“魅力一百”理发店走去。
德哥还没有进到店里,只见里面的理发师傅都在忙着:洗发的、做发型的、染发的、剪发的,有点忙的不亦乐乎的味道。
进到店里,德哥不知道那个是石头师傅,刚想张嘴,一个正在忙着剪发、留着三羊胡须的年轻人问话了:老板,你剪头发?
德哥猜想,这个年轻的师傅可能就是石头,便说:是的,我找石师傅剪头发。
我就是。今天星期天,上午已经排满了。你吃过午饭过来吧!石头有点谦意说道。
德哥第一次来,就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人家都说了,要午饭后过来,你找的是石头师傅剪,别的师傅剪你又不放心,那就午饭后过来吧!
好吧!石师傅,我吃过午饭就过来,就这样说好哈。
德哥在石头师傅这里剪头发,真的是剪了一次,还有下次再找石头剪的冲动。是的,石头师傅别看他年纪比自己小一圈,可剪头发的确是把好手。他帮你冲洗干净头发,用吹风机吹干,然后也不问你要如何剪,他手上的理发剪便在你的头上开始工作了。石头剪头发,手势快,三下五除二就将你的头发整理得让你感觉是年轻了好几岁。
剪完头发,石头师傳还要审视一番,有不对的地方,他会用剪子补剪一下。看没什么问题了,就会用一把刮胡须的刀来刮颈脖子、耳鬓旁边的汗毛。
“德工,还要冲洗一下。”石头示意德哥去洗头的地方。
德哥不知道石头怎么会叫他德工,但石头就是这么叫的。萍乡城就这么点大,有人认识他也是正常。
德哥洗完头,回到剪头发坐的位子,石头用吹风机吹干了头发,说:好了。满意的话,下次再来。
嗯嗯,一定会来。以后你就叫我德哥哈。
德哥剪头发的时候就看到了摆在理发柜上的标价:石头师傅剪发:普剪20元,精剪35元,吹剪洗50元。德哥付了二十元给石头师傅。刚起身,已经被小徒弟洗好了头发在旁边沙发上等着剪头发的,急不可耐的坐在了德哥刚刚离开的椅子上……

作者简介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欲火(上)》、《祼局》。
作者QQ:2546961237。电话:13320099688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