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忆人》
文/周生祥
寒冬腊月的某日凌晨,天空阴沉沉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似乎要下雪的样子。润园小区的植物们虽然冻得瑟瑟发抖,但还是步履蹒跚地来到小区公园,开始了每天一次的晨会。
沙朴眼尖,看到离公园几十米远的地方,一片梅花正挺着个大肚子,含苞待放,精神抖擞地迎接着严寒霜雪,随时做好一展花姿的准备。在此万木皆暗的时候,梅花一枝独秀,煞是惹眼。沙朴就大声招呼梅花过来,和大家一起凑个热闹。
松树制住了沙朴。他挺直腰杆,竖起大姆指,对着梅花说:“梅花才不来赶热闹呢。她甘于寂寞,妩媚脱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会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会因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
松树这样一说,垂柳和桃树都不高兴了。垂柳甩了一下长发,说:“你赞美梅花也就算了,为什么要贬低我们呢?”
桃树涨红着脸说:“等到春天时,我们桃红柳绿,何人不知,谁不羡慕,梅花不来拉到,谁稀罕呢。”说着拉过身旁的毛竹,对他说:“你说句公道话,我们哪里比梅花差了?”
毛竹摇晃着身子,哈哈笑着说:“过几天,梅花将怒放,她的颜色有红、粉红、白色。红色的梅花艳若牡丹,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舞动的红旗,极为绚丽;粉红色的梅花如情窦初开少女的面颊,带着十二分的羞涩,如描似画,柔情似水。置身其中赏心悦目,遐思无限,流连忘返;白色的梅花如银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瑕,清正无邪……”
“停,停,过分了。”桃树打断了毛竹的赞美声,说:“我要你来说句公道话,你却拚命吹捧,存心气我是吧?不听你的。黄山栾树、无患子、乌桕,你们来评评理。”
只见黄山栾树、无患子、乌桕等植物并不说话,只是眯着眼偷偷地笑。
桃树一把拉住黄山栾树,气冲冲地问:“你们这是怎么了?”
“你难道不知道松、竹、梅是岁寒三友,他们是一伙的。” 黄山栾树哈哈笑着回答。
“有这种事,我不相信。” 桃树转过身去,对着松树和毛竹说:“听说你俩和梅花是岁寒三友,梅花平时很少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今天,你俩若能将梅花叫过来,我就服了你们。”
松树和毛竹异口同声说:“这有何难。”说完,对着远处的梅花一招手,梅花果然急匆匆地赶过来了。
桃树大惊失色,连忙迎上前去,握着梅花的手说:“梅花姐姐,虽然我早就知道你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也很赞赏你笑傲严寒,破蕊怒放,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但真不知道你还有松、竹这样的知心朋友,难怪你能‘位压群芳’了,今天我是心服口服了。”
梅花哈哈笑着说:“桃妹谬赞了,我们彼此彼此,谁不知道你们桃红柳绿,配合得也很好嘛。”
桃树拉着梅花的手不放,亲热地说:“那姐姐给我解释一下这个‘岁寒三友’好吗?”
梅花见桃树是真诚的,不便推辞,说:“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松、竹、梅是取松奇而文,竹瘦而寿,梅寒丽秀,是三益友之意。因我们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以此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原来如此,那你知道这岁寒三友的出处吗?”桃树缠着不放。
“当然知道。”梅花低着头,似乎在回忆往事。过了一会儿,梅花说:“早在北宋年间,大文豪苏东坡遭排挤被贬至黄州。初到黄州时,苏东坡远离亲友,非常苦闷,唯有寄情诗歌,以解烦忧。‘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就是他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后来家眷陪伴、朋友来访使他的情绪渐渐好转,然而生活上的拮据仍然是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苏东坡自己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农作物。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在屋子四壁画上雪花,取名为‘雪堂’。在院子里种上松、竹、梅等树木。整个寓所被他装扮得素净典雅。一次,朋友徐君猷特意来雪堂看望他,见他的居所冷清萧瑟,便打趣地问他坐卧起居,满眼看见的都是雪,是不是太寂寞,太冷清?苏东坡指着窗外摇拽的花木,爽朗地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说,清风吹拂和泉水淙淙的声音就是两曲优美的音乐,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便是相伴严冬最好的朋友。徐君猷见苏东坡在逆境中能以‘松、竹、梅’自勉,仍然保持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非常感慨,从此对他更加敬仰。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流传至今。”
听梅花说到这里,在场的植物都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桃花说:“苏东坡爱梅赞梅,我早有耳闻。那梅花姐姐,你对人类爱梅印象最深的人是谁?”
梅花脱口而出:“那是被称作‘梅妻鹤子’的林逋。”
“梅妻鹤子?有意思,那你一定要说给我们听听。”桃树兴致勃勃。
梅花知道不说是过不去了,就掏出手帕,擦了一下眼泪,轻声说:“梅妻鹤子,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指的是宋代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的事迹。”
见旁边的植物静静地听着,梅花红着眼睛,继续说:“北宋的时候有个叫林逋的隐士,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家境贫寒,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但他刻苦学习,发奋上进,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可是林逋生性恬淡,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他非常厌恶社会上那种阿谀奉承、追逐名利的风气,于是便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隐居起来,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林逋的脾气古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孩子,但是他却特别喜爱梅花和仙鹤。他常常四处寻访,只要遇到好的品种,不管多贵,他都会买回来。闲暇的时候,他便一个人在院子里赏梅玩鹤。他有只仙鹤叫‘鸣皋’,每次客人来访的时候,如果林逋不在,童子便打开笼子,‘鸣皋’便会跑去给林逋报信,林逋看见‘鸣皋’便回来会见客人。周围的人知道后,都说林逋‘梅妻鹤子’。”
“难怪西湖孤山有个放鹤亭,去那里赏梅花的人很多,原来有这样的故事。”桃树恍然大悟。
“亏你桃树在西湖白堤一带也算是明星,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无患子取笑桃树。
桃树对无患子说:“去,去,去,我现在没空搭理你。”又对着梅花说:“那除了林逋,另外谁与梅花结缘最深?”
“那要算陆游了。陆游一生,以能与梅花为友为荣,所作《梅花》诗:‘五十年间万事非,放翁依旧掩柴扉。相从不厌闲风月,只有梅花与钓矶。’,以及“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都表明人间万事消磨净尽,只有梅花是陆游终身相伴朋友的心声。”梅花满脸敬佩的神色。
“陆游?就是那个写《钗头凤》的大诗人吧?”桃树问道。
“是的,陆游一生,写了上万首诗词,河山家国,坎坷曲折,世间柔情,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了他的诗、文、思,化作了激励后世的金句哲理。这其中,有许多是‘咏梅’的。可以说,陆游爱梅,我们梅花也爱陆游。”梅花动了感情,鼻子一酸,说不下去了。
桃树拿出湿巾纸,递给梅花,说:“最后一个问题,陆游写梅的词,你哪首印象最深?”
“那是陆游写的《卜算子·咏梅》。”说着,梅花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吟唱到这里,梅花早已泪流满面。桃树也被感染了,摸着梅花的手,说:“姐姐,别哭了,你看,这么冷的天,而我身上又光溜溜的,冷得不行。”
梅花看着桃树瑟瑟发抖的样子,忍俊不禁,破啼为笑。梅花说:“桃妹,挺住!陆游有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过不了多久,冬去春来,就又是你们的天地了。”
“我们的天地,此话怎讲?”桃树摇着头问。
“不是有句话叫桃李满天下吗?”梅花笑着回答。
公园里的植物全都笑了起来。这时,乌云散去,阳光照了过来,植物们的情绪也完全点燃了。
6 【作者简介】: 周生祥,笔名:三明、三鸣。男,浙江诸暨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三十多年,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有深入了解与研究,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喜欢文学创作,出版《跨界》、《天候·秋》、《天候》等长篇小说。现为青年文学家杭州作家理事会副主席,绍兴市作协会员、杭州市江干区作协会员,诸暨市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