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霞颂
徐小兵
繁花烂漫艳阳天,
靓影清歌小桥前。
疑是飞花临降处,
拨云散雾现红嫣。
满树繁花迷醉客,
唐诗宋韵赞春弦。

徐小兵简介简介:女,原广州二中晨曦文学社社长,广州二中校友会理事,从事律师和拍卖师工作,粤秀诗会会员,热爱文学和古典诗词,经常参加古典诗词的研讨和学习。
花非花,雾非雾,去似朝云无觅处
南成赏析
此诗名写云霞,实写繁花,仅“繁花"一词,在第一句与第七句就出现过。一般认为在一首诗如无必要,不要重复出现相同的词,此诗第一句“繁花烂漫艳阳天”,是总起,花开艳阳,就是花如云霞的景象,因为只有“艳阳天",才有彩霞满天,云彩绚丽,才有小桥前的“靓影清歌”,花如云彩美丽,更如美女之“靓影",天地人都是“繁花”般绚丽、鲜艳,一片光明的世界。第三句又是花,“飞花降临处”,是讲天上的云彩降落;第四句笔锋一转,变成写花之“拨云散雾”,于是“现红嫣”,呈现万紫千红的美景,繁花乎,云彩乎?天上地下连成一片,整个光明通透的世界。第七个的“繁花”呼应了首句,“迷醉客",“我"沈醉其中,要用唐诗宋韵来“赞春弦”,心中响起春之颂歌。
最后两句点出题旨“云霞颂”,其实是繁花颂,是光明颂,体现了诗人阳光的心态和欢乐,不可遏止的活力和青春激情。清代文学家陈仅说:“诗中当有我在”,“必因物以见我,方有佳咏”。这首七言诗以“云霞颂"写花之绚烂,心中一片光明,抒发明丽、淸纯、欢乐、奋发的激情,确是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佳咏”,使人想起了白居易的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南成简介:记者、作家、诗人。参加了三十多个文学、朗诵、文艺组织。有二千多首诗见诸于《诗刋》《诗世界》《作品》《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一百多家报刊及官网平台。由广州出版社等出版了三本诗集,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本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