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辽文友共育文苑之花总第(214)期

记忆里的收音机
作者:杨 辉
初审/文丹兰
复审/学与问
诵读/沧 海
说起收音机,在当今的手机时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在我很小的时候,它却是我的最爱。
记得当年我家有一台向阳牌收音机放在家里的一个柜子的上面,那是爸爸在吉林长春工作时,一位好朋友送给我家的。我每天一有时间就打开它,听各种节目。过去家长管孩子是很严格的,每晚天一黑就得上床睡觉,要求第二天还要早起,帮着大人做些零活。
我常常为了能听到每晚8点30分的广播小说节目,如:《大刀记》、《金光大道》、《矿山风云》、《海岛怒潮》、《夜幕下的哈尔滨》等等,就得躺在床上等待时钟指向晚8点30分的节目播放时间。躺在床上等待是很难熬的,感觉时间很漫长。记得每次我都在头顶旁,放着一个板凳、一盆凉水和一条毛巾,如有困意,就用毛巾沾上凉凉的水,放在头上,让自己清醒一下,盼着小说的播放时间,而这时,家里大人特别是爷爷都已经睡了。
说起爷爷,他是我们大家庭的大家长,他要求孩子特别严厉,让孩子们不能晚上打开收音机,影响其他家人休息。播放时间终于到了,我就爬上柜子的上方,接近收音机,把耳朵贴近收音机的喇叭,只放细微的声音听着广播小说。那时的孩子非常听话、懂事、自觉和自律。卧听半小时的广播小说是很辛苦的,但我很快乐。听到了好多好多新鲜事儿,了解了很多很多新知识,可以在小说的故事中幻想着我的未来,现在想起来仍感觉受益一生。
收音机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正听着入迷时,突然电池没电了,为了在不影响家人休息的情况下弄好收音机,只能不开电灯,在黑暗中摸索着用很小的手拿下电池,使用小孩总结出来的土办法,用牙齿咬几下,再换上去,坚持把广播小说听完。
七岁上学后在学校里,经常和小伙伴探讨小说里的事,并讲给他们听小说里的故事,所以我俨然成了童年小伙伴中的“小大人”。我们小的时候,七、八岁后是要参加劳动的,家长会根据我们的年龄安排做一些家里的零活。在妈妈的要求下,帮着家里喂喂家养的小鸡。那个年代喂鸡是不能完全喂粮食的,要去野外挖野菜,回来剁成菜末。为了能早些争取到自由活动时间,接近收音机,听上向往的广播里的故事,我双手拿着菜刀在菜板上飞舞,很快剁满一盆喂鸡的菜末,搅拌成鸡饲料后端着沉重的大盆去喂鸡,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然后在妈妈的允许下,去听广播里的节目。
现在有时想起过去的事,会讲给孩子们听听,但是他们往往感觉那是不存在的事情。但我们这一代人的那些经历,都是真实存在过的故事


作者:杨 辉,1965年出生。吉林省松原人,曾在沈阳军区空军高炮某师驻鞍部队服役八年。现居住辽宁鞍山,为机关公务人员。热爱文学,喜欢诗歌,服役期间,在军地媒体发表文学作品,参与各种文化创作活动。

诵读:沧 海,爱好文学,喜欢诵读。用声音传递真情,弘扬传统文化。
欢 迎 加 入 我 们
投 稿 请 扫 码


管理团队
总编:文丹兰
主编:琴 馨
编辑:成于乐
音频总监:沧 海
此贴谢绝高额打赏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