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由心生,药为不药
~ • ~ • ~ • ~
人常说“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别没钱”,可见“病”是外来的,“钱”是必须的。
从“病”字的组成结构上看,为形声字,“病字旁”为形,“丙”为声。“病字旁”为偏,“丙”为正。老祖宗造字就把“丙”作为主体而“丙”是“一”同“内”的组合,由此看来人的病源于“内”,所以“病由心生”。
人的七情六欲被心智所主,心不静,情欲乱,病由生。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和五脏的基本关系是: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比如一些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的人,经常会出现疲劳的症状:四肢无力,肌肉酸痛,即使做了运动,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从中医角度看这是出现了脾虚的现象,思虑过度,脾气就出现亏虚。“喜极生悲”、“否极泰来”。所谓“百病皆生于郁”,就是说情绪调节不好,长期郁闷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情绪不好,不仅可以造成心理疾患,时间长了,还可引起上火(俗称心火肝火)、脾胃疾患、瘀血、痰湿、气机不顺等。
以上谈的是“病由心生”,既然弄清了这个道理也就找到了“不生病”的法“静心”。所以一切保健品,营养品这些所谓的健康食品就站不住脚了。
怎样医治呢,从源头上就是“静心”,最好的药就是“不药”。现在许多人都认可了“能吃药不扎针,能扎针不输液,能输液不开刀”,那么“能不药就不施药”
。比如喜伤心,是喜过度导致心闭塞,就控制喜欢的度,打开心结,心结一打开,就好了。 由恐惧导致的肾病,把产生恐惧的事件搞清楚,胆子大一些,肾病就好了。
~20211214涂鸦于石家庄市正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