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书名和作者
唐建武(甘肃合水)

《红楼梦》在乾隆年间问世,初名《石头记》,意为刻在石头上的故事。
现存最古的的本子就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砚斋、畸笏叟等是批书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参与了创作。他们在《石头记》的字里行间见缝插针地发弹幕,剧透一些后面的情节。
《石头记》还未定稿的时候,就有好多人借阅。后人一直以为《石头记》未完稿,其实不是这样的。《石头记》中就有一条脂批说,后面的书稿被借阅者迷失了。迷失是有可能的,被当时的统治者砍掉也是可能的。清自建立,一直到乾隆年间一百多年,文字狱不断,其残酷莫可名状。也许就在统治者的授意下,某借阅者假意要读,结果借去一去不复还也是有的。遗憾归遗憾,这种方式究竟对作者来说,还是温和的一种处置方式。
有人认为批书人之一的脂砚斋也许就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她有可能就是作者的妻子,而畸笏叟有可能就是作者叔父一类的长辈。曾建议作者删去文中一些内容,以为逝者讳。 按照《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的说法,此书的作者是无才补天的补天石即通灵宝玉。有一天空空道人来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看到刻在石头上的故事,原来就是当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历过一番梦幻之后的故事。 空空道人得到此书,遂给自己改名为情僧,而《石头记》也就易名为《情僧录》了,意为是自己抄录的。 有一个叫吴玉峰的人又把书名改为《红楼梦》。这个书名是有依据的,《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薛宝琴读的真真国女儿诗中就说: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有一派的红楼研究者据此推断:朱楼就是红楼,就是朱门大户、公侯之家,更有甚者认为是朱楼或者红楼指的是朱明王朝,而水国指的是大清王朝,而红楼梦写的就是明亡清兴之际汉族人民的家亡血史。书中的四大家族谐音就是这个意思。类似的谐音的确很多,比如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而他的作者应该是明末清初的不服外族统治的遗民,说法很多,主要是吴梅村等。于是乎,还流传有《吴氏石头记》,亦名《癸酉本石头记》。 接着,东鲁孔梅溪又把《红楼梦》改名为《风月宝鉴》。有些论者认为,风月就是男女之事,照应书中贾瑞的故事。而有些论者认为风就是清风,指大清;而月就是明月,指大明。还是写的汉族人民的家亡血史。 一条脂批又说,曹雪芹的弟弟棠村为《风月宝鉴》写了序。风月宝鉴,也就是国家民族兴亡盛衰的宝贵借鉴。 后来,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旁边的批语说,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别被蒙蔽,方是巨眼。

由此可知,这只是作者布的迷魂阵,以躲过文网的绞杀。其实,作者就是曹雪芹,进入二十一世纪,好多人认为后四十回有可能也是雪芹写的。不过也有论者联系刚才说到吴玉峰、孔梅溪、棠村,考出吴梅村三个字来,也很有趣。

作者简介
唐建武,七零后,甘肃合水人,中学语文教师。喜好读书,业余写点文字,记录情感,记录生命历程。曾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作品。《孤寂怡人》是第一本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