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碎片》
贞觀钩沉(4~5)
文/牧夫
编辑制作演播/慧觉

“喋血禁門”這個問題的妥善處理,使得封建統治集團内部矛盾得到了暂時的緩解。李世民又面對着兇悍的遊牧部落對大唐國土的覬觎。遊牧經濟與農耕經濟兩種文化面臨着劇烈的碰撞。

李世民太熟悉遊牧部落覬觎大唐國土的這雙眼睛了。李世民的祖母孤獨氏、母親窦氏和他的長孫皇后都是遊牧部落的鲜卑人。在戰争舆和平都能够解决舆其它民族各邦的關係上,李世民選择了和平。而放在和平盤裹的菜却是女人。把女人外嫁,“结以婚姻,緩辔羁縻,亦足三十年安静,”通過和親,换來邊境三十年安來無事,在李世民看來還是很合算的。唐太宗有二十一個女兒,其中六個嫁給了少数民族,近占三分之一。把和親作爲一種基本國策,省去了很多刀槍的碰撞、戰場的哀嚎,少却了戰争的對話,爲初唐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寬鬆的外部空間,確實是一種上策。

但是,作爲一個實實在在的女人,也確实太可憐、太悲哀了。我不想再把李世民放在道德的法庭上去評判,盡管這樣的評判對於他確實不公。我只想多说一句,這種對女人人性赤裸裸的扼殺,只説明了男人的自私和殘酷。衛國戍边本是男爺們的事,可偉岸如林的男人們都幹了些什麽!

以犧牲女人的色、抿滅女人的性,来换取和平,歷史上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但女人還是要去犧牲。
鐘鼓樓的鐘聲在晨曦中敲響的時候,厚重的金光門再一次的打開,文成公主華蓋玉輦,旌旗簇擁,浩浩盪盪,架鶴踏雲,带领着駝隊擁上朱雀大道,告别了八水環繞的京都長安,翻日月山, 度牦 牛河,過玉樹草原……一路逶迤和親西去……
文成公主带着滿臉泪痕走了,我們還是不要跟着她走的太远,應該止住遠行的脚步。

五
就在文成公主踏上和親路上的同時,李世民又想起了名震天竺的玄奘,於貞觀十二年春在李羲表、王玄策出使西域時、給玄奘带去了一封信,希望他能盡快回到祖國。

貞觀十七年秋的一個黄昏的時分,伴着陣陣駝鈴,又一個商隊滿馱着絲绸從長安歸來,故國琴聲《秦王破陣樂》随着逼近的駝隊,更加激越。玄奘再次遥望故國,潸然泪下。五年前唐使李義表、王玄策給他带來了李世民的信,坐在東都洛陽顯德殿裏的唐太宗依然還記着他。十七年來,他一刻也没有忘記祖國,一個又一個往來於絲網之路的商隊,帶來祖國一個又一個好消息,大唐帝國已成爲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玄奘决心要回到祖國去。带着十七年苦苦收集的六百五十七部佛經和大量的書籍以及花草樹木的種子,於貞觀十七年春辭别了戒日王,踏上了歸途。

唐太宗聽説玄奘啓程回國,十分高興,連下三道聖旨:令鄯善(今新疆若羌)官員於沮沫(今新疆且末)迎接;令敦煌官員於流沙(今敦煌以西的白龍堆沙漠)迎接;玄奘一矣進京“速來舆朕相見。”並在:長安修了慈恩寺,建了大雁塔,等玄奘歸來時供他學習研究、收藏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