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十二 首
词/ 翟耀文
鹧鸪天
临汾平水诗词学会年会暨迎新联欢会感赋赠诸诗友
辞旧迎新又一年,
吟旗同树结情缘。
好诗还靠诸公写,
大雅全凭众友传。
歌盛世, 赋新篇,
才华竞展各争先。
初心不忘扬平水,
敢领风骚傲古贤。
临江仙
八一炮声惊华夏,走来多少精英。峥嵘岁月去无声。镰锤高举处,百姓盼天明。
一百年来圆国梦,丰功世界皆惊。宏图巧绘体民情。炎黄携手日,民族庆复兴。
西江月
三月初四观看洪洞万安接姑姑送娘娘走亲民俗活动记实:
正是桃开季节、乡民迎送双仙。家家户户把亲联,到处欢声一片。
鼓乐声声震地,彩旗猎猎朝天。万人空巷祀丰年,喜气祥和扑面。
注:二仙,指娥皇、女英二位娘娘。在接送娥英二位娘娘期间,相关村庄不管认识与否,都以亲戚 相待,免费管吃管住。
2021年4月15日于万安
鹧鸪天
五月端午同名记者王隰斌老师、蔺长旺教授、王代民教授、石耀辉教授、张先引主席丶高树德书记丶王智刚主任、曹建平经理、刘凯平大夫、崔丽平助理等赴洪洞万安参加祭尧舜活动即兴题咏
熙攘人流祭舜尧,
声声鼓乐冲云霄。
千家共庆丰收景,
万户同迎致富潮。
思往事,看今朝,
帝乡古韵百年骄。
满天风雅盈村镇,
大道康庄路正遥。
临江仙
洪洞万安为古妫汭地,传说是舜建都的地方,九月九日.重阳节又为女英娘娘生日,应邀同知名记者王隰斌老师丶市党校石耀辉教授、山西师大童 教授等文化名流,参加洪洞万安古庙会即兴感赋:
妫汭舜都谁肯信,今朝圣境寻踪。万安古镇有尧封。国家堡址在,无影塔腾空。
厚德娥英生活地,古村帝庙蟾宫。重阳佳节赡慈容。乡民诚拜处,鼓乐庆年丰。
鹧鸪天
赠临汾知名书法家高志刚老师并答谢惠赠书法墨宝
颜体金文舟漫航,
豪情万斛转苍黄。
珠玑满纸风云气,
诗意行间翰墨香。
吞海岳 写华章,
高扬正气是书狂。
诚期笔透千层锦,
万里征程志更刚。
.鹧鸪天
答谢曾凡峻老师赠诗集《曾经咏稿》三卷
山西临汾翟耀文
千里飞鸿送好诗,
曾经咏稿似神驰。
新声古韵追唐宋,
妙句清音赋丽词。
为挚友,是良师,
巴山晋水结相知。
诚期曾老身长健,
百岁依然擎大旗。
注:曾凡峻老师,笔名曾经,网名曾经繁峻,1943年10月出生,四川达县黄庭乡人,中共党员,高级统计师。现为中华诗词协会、中国化工作协丶四川省作协、四川诗词学会、全球汉诗总会会员,达州市戛云亭诗社社长,创作诗词曲八千余首,出版《光华之歌》、《巴山新韵》丶《曾经咏稿》(三卷)诗文集等,主编《戛云亭诗友咏达州》诗词专集,其事迹先后入选全国十余部名录中。|
鹧鸪天
众志成城抗疫情有感
每看新闻惊叹多,
瘟情日盛奈如何。
唯期科技破狂疫,
还盼良医胜毒疴。
听党话,莫蹉跎,
军民协力战寇魔。
炎黄儿女有奇志,
共济同舟度劫波。
鹧鸪天
致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
危难时期见大仁,
抗灾战疫俱忘身。
爱心一片轻生死,
职责双肩任苦辛。
朝继夜,暮连晨,
义无反顾救亲人。
白衣天使真情在,
不是亲朋胜至亲。
鹧鸪天
拜读大学老同学李宇清、梁明伉俪惠赠散文集《露珠》感赋
拜读全书甚佩钦,
沧桑历尽泪盈襟。
笔端玉露载风走,
纸上珍珠带雨吟。
思往事、感如今,
文坛共舞是知音。
诚期身健豪情在,
百岁长存赤子心。
注:李宇清,山西财大同班同学,北京市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在两家报社、一家出版社及杂志社任职,爱好文学、摄影,曾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多幅作品。出版散文集《漫步在公元一世纪的石板路上》。
梁明,山西财大同班同学,大同人,在国家某部委机关任职。爱好摄影、装饰设计,曾发表作品。
2020年元月9日
鹧鸪天
祝贺《王村村志》问世
万苦千辛今喜成,
一方史志载民风。
纵观往事千年近,
横阅乡情百代通。
寻古迹,觅遗踪,
沧桑岁月入书中,
名村胜景添新韵,
辈有仁贤绩业丰。
鹧鸪天
沉痛悼念李旦初教授
噩耗传来不忍闻,
骚坛一望泪纷纷。
经年傲骨垂青史,
半世英名励后人。
培桃李,著诗文,
奇才多艺品超群。
蚕丝吐尽为三晋,
跪向长天哭送君。
翟耀文 2020 年5 月 3日
注:李旦初教授生平
山西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主持工作)、著名教育家、文艺评论家、诗词家、《三上桃峰》剧作家,中华诗词学会原理事、山西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河散曲社首任社长李旦初先生,于2020年5月2日凌晨1时25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6岁。
李旦初先生系湖南安化人,1935年生。196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任吕梁师专校长、山西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曲研究会、中华诗词散曲工作委员会、湖南潇湘散曲社、陕西散曲学会顾问,山西诗词学会黄河散曲社名誉社长,《当代散曲》名誉主编。李旦初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均有很高造诣。由其任主编的全国师专中文专业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均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颇有影响。他写的《中国新诗流派》一书(1992年出版,20万字),是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关于新诗流派的专著。1972年9月,李旦初先生主笔创作大型晋剧《三上桃峰》,在1973年演出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作为诗人,先后入选《中华诗词》的“吟坛百家”专栏、《诗刊》的“本期聚焦”专栏和中华诗词研究院编《中华诗词年鉴》(2011)的“当代诗坛百家”。出版《嘤鸣斋诗稿》、中英对照《李旦初短诗选》、《李旦初诗词》、《李旦初获奖诗词集》,诗词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各类奖项,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李旦初先生退休后致力于诗词事业,为山西省诗词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尤其是对散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山西诗词学会
2020年5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