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回忆当年的老团长
文‖贺庆昂(南京)
往事不堪回首,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连的统计员邢保人通过多方面的勾通,开着自驾车,行程两万多里路,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奔波十几个省,将全连一百多名的战士地址弄到手,到当年一起在军营里当过兵的战友家面晤,交流,座谈。建立了微信群,进行联系。
邢保人到了我的家中,我向他谈起了当年部队老团长王兆成的事情……
一九七七年元月中旬的一天,天上下着鹅毛大雪,西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我连驻地附近的池塘里结满了厚厚的一层冰冻,皖南大地,白雪皑皑,银妆素裹。连长周家胜,指导员汪兴成,副连长陈万彬在团部地质股开生产会回来,周家胜对连部人员说:“团司令部地质股命令我们连,后天到g县九连山进行金矿普查,时间十天,下午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大家作好出发准备。”
副连长陈万彬负责后勤工作,他对连部保管员刘传广说:“下午你到后勤仓库领棉手套,全连每个人发一副。明天派人到普查区域的地方找驻地,后天准时出发。”
兵随将令草随风,上级指示要执行。下午指导员汪兴成召开全连人员动员大会,进行思想动员,并且进行了工作部署。他说:“团司令部下达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完成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要排除各种困难,后天准时出发。”
第三天吃过早饭,全连人员不怕袭人的寒气,不怕凛冽的寒风,不怕大地结着厚厚的坚冰。全连官兵乘坐团里派来的四辆解放牌汽车,满载军用物资和兵员,浩浩荡荡地从h市火龙岗出发,向g县工作区挺进。驾驶员为安全起见,在汽车的车轮上装上了防滑链条,汽车在路面的坚冰上行驶,车轮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
早上七点钟出发,上午十一点钟到达目的地。大家下车以后,把被包放在屋里的稻草铺上,然后打开铺好,住宿就是这样解决了。
来到驻地的第二天早上,全连人员有的手里拿着光谱仪,有的手里拿着罗盘和图纸,还有的手里拿着记录簿,精神抖擞,踏着皑皑的白雪,到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上寻找异常点。
就在执行任务的第四天中午,刚吃过午饭,于凤琦、刘光尧、刘传广、王永军和几个战士站在驻地门口,看到马路上有一辆军用小汽车,汽车在风雪中缓缓行驶,距离我们驻地越来越近。车子时儿一上一下地颠簸;时儿一左一右地摆动;时儿S形行驶,行走非常艰难。
突然,车子一下子停了下来,原来一个车轮子掉到泥坑里去了,车子马达“呜呜,呜呜”地响,就是开不动。这时车上下来三个人推车,俩个男同志,一个女同志。我和于凤琦,还有几个战友也跑过去帮着推,不一会,车子推上来了。我仔细一看,有一个男同志是团部放映组小张,另一个男同志是老团长王兆成,一个女同志是团部放映组组长禹幼平。
老团长还没有吃午饭呢,他风尘仆仆,就像九连山上的一棵不老松。炊事班为他们加了一个菜,加上中午剩些饭菜,驾驶员小耿,老团长,放映组两个人,一共四个人,吃了午饭。
饭罢,他们小憩一会儿,我连司务长孙松林探家去了,给养员(上士)曹志成巧舌如簧,口齿伶俐,非常健谈,他滔滔不绝地向老团长汇报普查二连执行任务的生活情况。
连长周家胜向老团长汇报全连人员的工作情况。周家胜说:“为了普查金矿,为了国防,我们普查二连全体人员不怕天寒地冻,克服重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老团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二连在冰天雪地里为了找铀矿,为了国防,克服重重困难,精神可嘉,你们辛苦了!”
副连长陈万彬回答说:“全连上下,干劲足,决心大,士气高,坚决完成普查任务!” 
老团长王兆成个子不高,四方脸,浓眉大眼,右脸颊下面长着一颗大黑痣。微胖,敦实,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摆架子。一会儿老团长在屋里的地铺上盘腿而坐,没有讲桌,他郑重其事地从黑色的公文包里掏出文件,一字一句地读给坐在地铺上的战友们听。
老团长原来是南京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干部科副科长,一九七四年秋天分团时,南京军区司令员丁盛调他来到七零四部队担任团长。
老团长很有风度,他的演讲能力很强,边读文件边解释,有时还打手势。这时我想起来了,十大教授法有一条:以手势助说话。
下午,天空乌云渐渐散去,晚上天气陡然晴朗。云退了,风息了,星出了,新月如钩,高高地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上。全体官兵身穿棉大衣,坐在雪地上的小帆布凳子上,聚精会神地观看团放映组放映的国产战斗故事片《上甘岭》。
团放映组的两位战友辛苦了,他们用冻僵的双手,操纵着放映机。老团长和我连全体人员一样,身穿棉大衣,头戴棉军帽,坐在从老百姓家里借来的长板凳上看电影。他老人家五十多岁了,在解放战争中,参加过淮海战役,经历过上百次的战斗,可谓是身经百战的老首长了。我坐在老团长身旁,不时地看着老团长冻得冰冷的的脸庞。
我从炊事班端来一碗热茶,说:“老团长,您辛苦了,请您喝碗热茶,暖暖身子。”
老团长边接碗边说:“麻烦你了!”
老团长在酷冷的天气里,来到我们连,和我们同甘共苦,我们全连人员,都为之感动。电影放映完毕,老团长步履蹒跚,上了小汽车,和电影组的同志一道回团部去了。老团长此次行动,我非常敬佩,令我肃然起敬,永远不得忘却。
这次我连在九连山普查,我们连统计员邢保人合计了一下,一共找了一百多个异常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任务完成以后,全连人员凯旋归来,又回到了w市火龙岗驻地,准备过一个快乐而又幸福的春节。
战友邢保人听完了我的讲述,他说:“这件事情虽然过去四十多年了,但是回忆起来却历历在目。那次老团长王兆成的到来,对我们的鞭策很大。老团长又是传达文件,又带电影晚上放给我们看,在那酷冷的天气里,在那冰天雪地的季节里,确实是难能可贵,使我们深受感动。”
2020年3月26日写于南京市


作者简介:贺庆昂,男,江苏省盱眙县人,现居南京市,一九五五年十月出生。退伍军人,后担任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当代作家。南京师范大学专科毕业,二0一四年退休。著有长篇小说《王墩庄巨变记》《创业记》《金陵漫记》三部;《家乡的秋天》散文集一部;《贺庆昂辞赋集》一部;短篇小说集《我的老班长》一部;《贺庆昂诗词集》一部。


